第90章 祸福难料(第3/4页)

接着她便被人抬了起来,无论她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

板子落在她的臀部和腿部,那种痛,好像有一把锋利的刀顺着板子落下的地方,把她一条条上下剖开。

她嘶吼着挣扎着……终于晕死了过去。

*

此时祠堂里,敬国公夫人却跪了下来:“都是我一时糊涂。想着自雪灾以来,太子便一直忙碌,皇后娘娘也愁眉不展,想着她能来姐妹一聚,散散心也是好的……”

敬国公弯腰扶她起身:“这件祸事的根子,不在此。皇后娘娘并不是什么胆大妄为的人,微服出宫定然事先得到了皇上的默许。太子至今无后,这件事,忧心的不仅是皇后娘娘。”

敬国公夫人脸色惨白,揉着膝盖顺势站起。

这两天,敬国公一直带着她到后宫与顾家两处负荆请罪。

敬国公自请削俸三年,愿意戴罪出征暴民。

皇后娘娘也脱簪戴罪,在宣政殿里跪了一整天,自请到宫庙斋戒祈福一个月。

今天早上,皇上终于发了话,准了敬国公和皇后娘娘所请,并令太子闭宫思过七日。

算算日子,太子还能正常过年。

他们从宫里出来,就直奔顾家。

顾尚书的夫人据说还是伤心不起,只见着了顾尚书。

顾尚书说这件事,总要等他夫人好转,商议过后,两家才能谈一谈。

他们只能再度无功而返。不过,她去顾家请罪,主要是一种姿态,心里其实并不太担心。

皇上的处置已下,这件事,还动摇不到他们家的根基。

顾家也不会那么不识相。

再说这件事,说到底其实也是天灾,是意外。要怪也只能怪顾小七福薄。

就听敬国公道:“那个牡丹暖房,给我夷为平地,一根草都不许留。”

敬国公夫人忙点头,问:“咱们要不要也去宏福寺施粥?”

敬国公摇了摇头:“这件事咱们已经失了先机。那个江凌……我之前打过一次交道,早知道是个厉害的。那天在宣政殿,我眼见着他句句精准,抓住了机会。咱们现在就算出十倍的银子,皇上也不会念咱们的好。你放心,只要我尽快平定暴民就好。这才是皇上真正的心病。”

“父亲,我想跟父亲一起去出征。”

这是柳镇自出事后,说的第一句话。

敬国公夫人闻言,顿时心头大痛,泪如雨下。

她这个儿子从小到大事事顺利,偏在婚事上栽了这么大个跟头。

锦心……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花了这许多的银子,连个暖房都建不好。

最可恨的是,事前明明说得好好的,她居然一张口就揭穿了皇后娘娘。

若不然,就算这房子塌得不是时候,也不会连累到皇后娘娘。

他们怎么也能抵赖过去。

“镇儿,这事咱们讨论过多次的。你母亲一世人就你这一点骨血,战场上刀枪无眼,若你有个三长两短,你叫你母亲怎么活?”

“我是嫡长子,难不成你要我一辈子都窝窝囊囊地,干看着弟弟们建功立业?!”

敬国公与柳镇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起来。

敬国公夫人听着丈夫儿子的对话,只觉得字字如刀,心里对锦心的恨意又多了几分。若不是她实在不像个样子,早早生了嫡子,何至于耽搁了儿子的前程?

她也是女中豪杰,何尝愿意儿子一辈子庸庸碌碌。

她心下一横,含泪颤声打断了他们,道:“那几个妾室,从今日就停了药!镇儿,只要你有了后,任由什么战场,都随你去。”

“母亲,我要去,我这次就要去。”柳镇梗声硬气道。

儿子向来孝顺,很少有违逆她的时候。

她却明白儿子心里的不平之气。

当初明明救人的是那卫家五姑娘。儿子误会是四姑娘,才娶了锦心。

那江凌却是扮猪吃老虎,精明似鬼,明知此事,也不跟镇儿说。

害得他们家娶了个扫把星回来。

那卫家五姑娘却是个洪福齐天的,还有帮夫运。若不是她带着江凌去施粥,江凌怎么会突然窜起,得了圣心?

真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可是刀枪无眼啊,想到此,她颤声道:“镇儿……这回你就……”

“不,我一定要去。父亲母亲若是不许,我便……我便自己一个人去。”

“罢了。镇儿你若肯答应我,紧紧跟在我身边,不许乱跑,我便带你去见识见识。”

柳镇大喜,连声道谢。

敬国公便让他赶紧下去准备准备,当天便要出发。

一时祠堂里只有敬国公与敬国公夫人两个。

敬国公夫人便惭愧道:“都怪我。连累了你们父子。”

敬国公默默上前从楠木香盒中取出六枝香,分了三支给敬国公夫人。

两人一起给柳家列祖列宗上了香。

敬国公才道:“顾家大约是想要一个太子妃。只是阴差阳错,他们走错了路子……我看皇上是有意王青云。选太子妃的事,咱们不要再参和进去了。以后的太子妃是王家,总比顾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