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生恩养恩(第4/5页)

锦鱼看得心惊。她爹这是不但要把兵部尚书一职拱手相让,还愿意削爵降等。

这个惩罚实在是泰山压卵、犁庭扫穴,过于重了。

她忙劝道:“父亲何必如此,皇上如今身子还健旺,定然不会想把这事闹大的。”

景阳侯摇了摇头,哑声道:“你不懂。我后来虽自觉看透了她,知道她并非真贤惠,可……也从未没想到她竟如此不堪,如此愚蠢。可想想,我自己又好到哪里去?这一辈子,我们都是为谁辛苦为谁忙?到底是我更可悲,还是她更可悲……这个官,我不做也罢。”

锦鱼无言以对。

江凌想了想,一个字没劝,只收了折子。

*

第二日江凌一大早拿着这两件要紧的东西去上了朝。

锦鱼在家守灵接待来吊丧的女客。

也许是风声已经传出去了。

相比之前宁哥儿的满月宴,国色天香园都装不下,如今景阳侯府却是门前冷落。

该来的亲友,只是派一两个人来意思意思。

江家王家钟家定北王府倒还是打发了人来吊丧。

叫锦鱼有些意外的倒是敬国公府。

他们一家子全来了。

当时已经快正午。

锦心穿着白衣,在灵前磕了几个头,默默掉了几滴眼泪,就跟着敬国公夫妇和柳镇回去了。

也没问她其他姐妹在何处,也没说要留在娘家帮忙。

锦鱼瞧她,实在也不像有多伤心的模样。

想到许夫人千方百计,死到临头还惦记着她的诰命,不由感叹锦心凉薄太过,对她更是不喜。

待送走了敬国公府的人,外头终于有人来道:“五姑爷回来了。”

锦鱼才松了一口气,也顾不得有没有人来,让刘氏一个人守着,自己飞奔着回到紫竹斋。

进门就见江凌已经换了丧服,脸色安静,并无沉重忧虑之色。

她慌得七上八下的心一下就定了。

想着时间紧,便也不让江凌解释,拉着江凌先去望燕楼。

进门见她爹躺在罗汉床上,见到他们两个,自己翻身起来。

她忙叫小厮送来茶水,点心。

自己亲自己奉了一杯热茶给江凌。

江凌望她一眼,接过杯子,喝了一口热茶,才把事情经过说了。

*

今日大殿之上,正事处理完毕,大理寺左断刑司少卿果然当殿奏报皇上,说许氏畏罪自杀,是为了包庇景阳侯。又拿出了王妈妈的证供。

王妈妈在供词上说:她毒杀文氏,景阳侯确实不知情。可过了几个月,景阳侯不知道从何处得知了这事,很生气,冷落了许氏一些时日。可最终还是看在四个孩子的面上,决定包庇许氏,只叫她善待锦芬与三郎,把这事硬压了下来,还给了文家一百两的封口费。

大理寺左断刑司少卿要求皇上批准提审景阳侯。

江凌见事情发展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便安静呆在旁边,没急着上前替景阳侯辩解。

大理寺左断刑司少卿这个要求一经提出,就遭到了太子与袁相一派人的极力反对。

景阳侯若是进了大理寺,大理寺拼了命也会把这个案子做实了。

景阳侯是堂堂一品军侯,当朝的兵部尚书。

这兵部尚书的位置,那是多香的一块大饼啊。

太子跟袁相能让诚亲王白抢了去?

自然唇枪舌箭地吵了起来。

两边吵了一阵子,皇上也觉得头痛,总算想起江凌来了,便召他上前问:“许氏到底是怎么死的?景阳侯到底知不知情?”

江凌见时机已到,这才把景阳侯的折子递了上去。

皇上看后沉默半天,递给身边大太监,让念出来给众人听。

那折子写得极短,倒是铿锵有力。

丝毫没为自己辩解。

太监念完,整个朝堂上都鸦雀无声。

江凌拿眼偷看各人表情,倒也能大约看出来各人心思。

景阳侯平素为人平和中正,公忠体国,官场人缘不差。

朝中这些人谁家没个妻妾之争?

自然都心有戚戚,为了点这样的事,丢官削爵,处罚未免太重。他日轮到自己家岂不也会如此?

再说虽有王妈妈的证词,可也不过是空口无凭。

便再偷偷去看皇上。

就见皇上的表情多少有些不耐烦,便暗暗松了一口气。

皇上后宫那么多,暗中也是互相内斗不止,一堆烂事。

皇上自己都不能保证宫里干干净净,景阳侯家出点事,不挺可以理解的么?

他料定,同情景阳侯的人必是不少。

果然没过一会儿,便有太子一派人开始站出来替景阳侯求情。说他罪不至此。

人一多,诚亲王的人就沉不住气了。那大理寺少卿立刻开始污蔑,说许夫人未经审结便自杀身亡,谁知道是不是有人要杀人灭口,吵着要派仵作去验尸。

江凌在旁边听他们争吵,见闹得火候差不多,大理寺少卿中了计,才把许夫人的遗书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