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所图非小(第3/5页)

钟微便道:“听说是学人买了海船,本是一本万利的。只是海上风险,谁也不知。结果今年遇到海盗,整个船队都没了。”

锦鱼半天说不出话来。

之前在两浙时,江凌整顿海防有成效,连带着泉州港都是商贾云集。

她因爱好奇花异草,无意中结识了一位商家。给她带了不少海外的花种。她与那位潘老板一来二去,成了朋友。

潘老板便邀她入伙,她觉得风险不大,便拿了五万两银子入股买船,后来翻了十倍不止。

后来他们离开两浙,听说近两年海盗甚是猖獗,还在想要不要撤股呢。

不过因那边的红利钱从未断过。她也不缺银子,又没听人家潘老板说要拆股,便一直没操这份心。

“太子想让王家钟家出钱来填补这个大窟窿。说若袁相还在,定能有法子替他弄钱来填窟窿。但现在是江凌为相,他不敢让江凌知道,更不敢露出行迹让诚亲王知道,因此只在东宫天天逼着要王家钟家出钱。”

锦鱼默然。

九十万两,她也能填补得上。

以王家钟家的财力,自然不在话下。

王青云宁可跟太子吵,也不肯替他出钱,可见是有所图。

再是与太子有隔阂,现在太子也不能倒。不然皇上必立诚亲王为太子。到时候可就是大灾大难。

她便看向钟微,知道今日钟微来此,并不是为了腊八施粥。

果然钟微贴着她的耳边,道:“皇太孙。”

锦鱼猛地睁大了眼,与钟微相视。

钟微点了点头。

锦鱼的心抽得紧紧地,砰砰跳得要闯出胸膛一般。

皇太孙,她没想到王青云的胆子竟然这样大。

太子庸碌,根本不是诚亲王的对手,那么只能断了诚亲王的后路,同时也为王青云自己留一条后路。

很多年前,王青云说要嫁太子时,江凌就说过王青云图谋不小。

难不成应在这件事上?

钟微道:“太子妃想知道,你们怎么看?”

锦鱼暗暗吁出一口气,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这种事,还得看江凌的。

这么重要的口信,也难怪钟微大着六个月的肚子也得亲自跑一趟。

临走,钟微拔下了那粒鹌鹑蛋大小的珍珠,要送给她。

锦鱼怎么能收。

推脱之际,钟微露出当年小女孩的模样,跺了跺脚,道:“卫锦鱼,你怎么越活越活回去了。第一次见你,你就哄了我的珍珠箍去,那时怎么没见你这般小气。”

锦鱼只能收下。

不过也暗自提醒自己,如今她身份不同了。

多少人求着江凌办事。

别人的东西,她哪怕多看一眼,也容易叫人误会。

其实这种珍珠,她也有一粒。说是南洋粉珠,又大又亮,极其珍贵。

是有一次船队回来时,潘老板送的。

没想到钟微也有一粒?

她忙回到屋里,找出钥匙,开了珍宝箱,一件件翻找。

那粒珍珠她并未拿来镶嵌做花,不想伤了珠子。

她将两粒珠子托在掌心,只见色泽相近。

只是钟微的这一粒比她的小了一分,光泽也差了些许。

她将这珠子托在手上,怔怔地想了半天。

圆儿见了,笑道:“这倒像是一对儿的。”

无心的一句话,锦鱼蓦然抬头,想到一个人。

她一直不知道钟哲去了哪里。也问过钟微,钟微说山南海北,不知所踪。

却原来,他从来没走得多远。

哪里有那么刚刚好,就有个大老板会给她送海外的奇花异卉,把发大财的生意主动撞上她的门来?

这么多年,她竟然都没想到。

*

当晚,她在被窝里跟江凌悄悄说了皇太孙的事。

江凌听完,难得地挑了挑眉毛。

锦鱼便问他什么意思。

江凌笑道:“太子妃果然非常人也。”

锦鱼在他腰上轻轻拧了一把,嫌他说话拐弯抹角。

江凌点了点头。

却没多说什么。

锦鱼不由有些郁闷,可见江凌闭着眼,似乎有些疲累,便也罢了。

没一会儿,她自己就沉入了梦乡。

她不知道的是,江凌却慢慢睁开了眼。

江凌侧躺在锦鱼的身边,静静看了她半天,才翻身爬起,披了衣裳,坐在床边,从床下一只小柜中取出一大叠的折子,借着蜡烛的光,直看到深夜。

室内烧着地暖,锦鱼睡着睡着翻了个身,脚便踢出了被子。

莹白的小脚丫,衬在胭红的雨丝锦被面上,像一只可爱的小白鸽子。

江凌目光落下,坐过来,替她掩上被子,静静地出了一会子神,才收拾东西,吹灭了烛火,爬上床,将她拥在怀里。

他一生发奋,终于位极人臣。

以前是怕夫人后悔当年之选。

现在是怕夫人还需为外头的大事小情操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