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救人却得栖身所(第2/2页)

自从记事开始就跟着师父苦练本领,这十几年的光阴不是白过的。师父常赞她骨骼清奇,乃是练武之良才,对面山上那位道长也总是持此观点,两人一唱一和,弄得柳蓉也洋洋得意,觉得自己真是天生为练武而生的。

“有人上吊了!”柳蓉一手就将窗户撑开,飞身跃了进去,一把捞下了那白绫上吊着的那个人,飞身下地。

师父教她武功,对面山上的道长教她妙手空空之术,这么多年下来,柳蓉自认为修为还算可以,能到外头闯荡一番,此次来京,便是她第一次单独接受任务。她还记得师父骄傲的拍着她的肩膀,笑眯眯道:“蓉儿,这是你出道第一桩生意,一定要顺顺当当的将那花瓶带回来。师父不是贪图那笔银子,主要是想让你雏凤清音,扬名江湖。”

那人,吊在一根白绫上,悬挂在屋子中间。

“那个花瓶究竟是什么做的?为何那人要出十万两银子来做这笔买卖?”柳蓉觉得有些好奇:“即便是个羊脂玉的花瓶,也不会卖到十万两去吧?”

没想到苏国公府也有这般身手好的人,竟然能练到这般上乘的武功。柳蓉擦了擦眼睛,用一根簪子将纱窗挑破,眯了眼睛往屋子里一看,她惊得差点从横梁上摔了下来。

可师父却只是摇头:“你不必问这么多,有银子拿就好,你此此出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若是拿不到花瓶,就不必再回终南山了。”

脚尖从光滑的琉璃瓦上溜了过去,柳蓉站在了一座绣楼的边缘,用脚勾住横梁,倒挂金钩翻了下去,身子就如卷起的珠帘一般节节的放了下去,柳蓉眯了眯眼睛,透过那茜纱窗户,就见屋子里影影绰绰的有个人,正浮在半空中。

“师父,你说的是什么话?太看轻你徒弟了。”柳蓉背着包袱一溜小跑便下了山,可是倒现在她才明白,师父为何要这般郑重,在偌大一个京城里要找出一只粉彩双轴瓷瓶来,还真是有些为难。

柳蓉实在觉得奇怪,为什么师父要她来打听这个,不过她还是很顺从的答应了,师父之于她,就是最亲的人,自小她便与师父生活在一起,师父就是她的亲娘,亲娘要她去做什么,她就一定会去做什么。

买家只留下一些没有太多帮助的信息,京城这么多大户人家,她还得一家一家去偷窥,看看谁家有这样的花瓶,这可真是一桩麻烦事情。

这次来京城,柳蓉肩负两个任务,首要的任务是要将一只珍贵的粉彩双轴瓷瓶偷到手,还有一桩任务,就是要帮师父来打探一下,苏国公府那位苏大老爷与苏大夫人的小日子可过得美满。

要是知道那花瓶在谁家,她完全可以长驱直入到那人家中,将花瓶给偷走。

到京城才两天,柳蓉便已经将京城走了一大半,有些地方还走了两回。

现在她面临的困难是,连花瓶在哪个方向她都不清楚。

站在屋檐上,四处望了望,柳蓉叹了一口气:“京城里这些勋贵的园子,怎么就盖这么大一个?让人都找不到要去的地方。”

柳蓉叹了一口气,师父接的这桩买卖也太诡异了,虽然她给了一张名单,上头罗列着江湖各处能帮忙的人,可柳蓉觉得好像暂时还用不着,总不可能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发出邀请:“今晚星光灿烂,最是适合散步谈心,不如到京城的屋顶上乘凉,顺便看看谁家花瓶最好看?”

一条黑影从琉璃瓦上轻轻掠过,没有一丝声响,就如轻风刮过,了无痕迹。

她要真这么说了,人家肯定啐她一口:“抽风了不是?”

明月照在琉璃瓦上,冷清清的发着光。

还是先自己去摸索一番,到时候实在找不到线索再去劳烦各路英雄好汉——她可是罗刹女的爱徒,这点事情都做不好,说出去不是丢了师父的脸面?

夜,寂静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