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处暑(第3/9页)

早先侦得裴献带着镇西军大部南下,据说留下其子裴源带着后营伤兵,亦为镇西军的后路,这一小股镇西军,说不得正是裴源。

庾燎素知梁涣是个谨慎妥当之人,当下便应允了。梁涣带着三千轻骑追了半晌,与那股镇西军短兵相接,镇西军不敌而走。梁涣追上去本欲将其击溃,不久却发现其中的蹊跷,连忙遣了快马回报庾燎。

“不仅有裴源,还有李嶷?”庾燎面沉如水,看不出喜怒。

“是!”遣回来报信的哨探语气中透着欣喜,“因茫河水浅,梁将军一直担忧裴源从茫河逃走,所以在河边布下埋伏,不料裴源拼死抵抗,毫无逃退之意,梁郎将心中疑惑,便暗中遣人从下游渡河侦探,发现竟然有一队人马藏在对岸山间,那队人马甲胄精致,皆携良弓,看服色配置,明明乃是裴献亲卫,所护卫者,必是比裴源更为要紧,所以裴源才拼死不退。”

庾燎身边的诸将无不动容。在京的诸王及王孙皆被戮,太孙下落不明,生死未卜,李嶷不仅是寥寥仅存的皇孙之一,而且被镇西军奉作主帅,以号令天下兵马勤王,就连出幽州的崔家定胜军,都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李嶷乃是名义上的主帅。如果能生擒了他,或者将他击杀,镇西军和勤王诸师便不足为患了。庾燎很快下了决心:“全军拔营,渡河去追李嶷。”

“得令!”诸将轰然相应,迅速整顿大军拔营追击出去。

茫河水曲折蜿蜒,却是浅浅才没过马蹄。大军渡河之后不久,果然追上镇西军的一小股人马。双方交战,镇西军虽然奋勇,但到底人少不敌。这一队镇西军不仅甲胄鲜明,而且弓箭利害,确实并非一般士卒。

梁涣早就已经探得清楚,此时甩开裴源的纠缠径直与大军汇合,自是精神振作,亲自来禀报庾燎:“燎帅,这些人都配了三马,又携带劲弩,必是裴献留下护卫李嶷的亲卫。”庾燎亦看得明白,见对方虽然且战且退,显然阵形未散,便点了点头,说道:“今日切不可放走他们。”

镇西军这队人马仗着一人三马,弓箭厉害,所以退得极快。庾燎乃是用兵老到的宿将,亲率大军,紧紧追在其后。追了不过三四里,天上乌云翻滚,雷声隆隆,绵绵细雨却骤然变得雨点密集。庾燎并没有迟疑,大军在雨中固然行进艰难,但李嶷所率亦皆是轻骑,遇雨马蹄打滑,更难行进。只见天空一道道猩红的闪电划过,不一会儿,就下起瓢泼大雨,雨浇得人直睁不开眼,百十步外,更是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

梁涣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大声道:“燎帅,要不大军暂停,我且带几千轻骑去追吧!”

庾燎听着雨声隆隆,便如瀑布一般,天地之间全都是牛筋般白晃晃的雨,雨水砸向人的头上、脸上、身上,军中诸人虽都穿着油衣,但顷刻之间,连里裳都被这大雨浇透了。庾燎摇了摇头,说道:“听说这李嶷用兵有些章法,只怕他有些诡计,还是全力以赴,不要让他逃脱。”

由此一气又追出五六余里,只见路边皆是跑脱了力的马儿,三三两两,被弃在雨中。庾燎帐下诸将都是宿将,知道如此大雨,李嶷一方也不得不弃马了。而此时另一队镇西军,却忽地从山间杀出,仗着伏击地势和一股悍勇之气,不管不顾,拼命试图阻止庾燎大军对李嶷等人的追击。

庾燎毫不理会,只留下一小队人马应付这股滋扰的镇西军,亲率大军,仍旧追击李嶷而去。又行得里许,雨势渐缓,遥遥可见李嶷等人慌不择路,竟然纵马逃进了茫河河道之中。盖因茫河两岸皆是山石,嶙峋难攀,而茫河素来水浅,雨后虽然河水浑浊,却仍只没过马蹄而已。李嶷等人顺着河道,反倒可以纵马,只是逃得狼狈无比。庾燎帐下诸将见此情形,不由精神大振,知道今日必胜,说不得可生擒这位皇孙。

又追得二三里开外,河道转了一个大弯,水势愈发缓慢,此处地势平坦开阔,地上积水过膝,四处草木都浸在茫茫一片浑浊的积水中,骑马已经不利于行,远远便能看见李嶷等人弃马,涉水逃进草木深处。纵然如此,庾燎仍旧是老成持重,点了两名将领,分别率着两万人,一左一右,沿着山脚如钳包抄,自己押了中军,缓缓逼近,准备三面合围。哪怕李嶷真有伏兵,这三万人踏也能踏平了。

庾燎所率的万人淌着没过小腿肚的水,方行了里半,因着地势开阔,遥遥已经望见左右两军的旌旗渐渐合围,眼看将李嶷等人藏身之处牢牢围住,庾燎忽然隐隐觉得不对——沙场宿将对于危险,有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他一个念头还没转完,忽见远处长草摇动,想必是李嶷等人眼见大军合围,无路可逃,只得又从草中钻了出来。镇西军众人尽皆泥水狼藉,却仍旧簇拥着李嶷退到一个圆坡之上。那圆坡高不过数丈,方圆也不过几十丈而已,堪堪可立百人。此时三万大军步步逼近,相隔不过三百余步,而李嶷身边一个镇西兵卒服色獐头鼠目的胖子,对着庾燎大军指指点点,似在与李嶷分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