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3页)

吕长史低头,“也是跟这个差不多的粗盐。”

云舒倒是一直没注意到自己平日里吃的盐,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他让人将自己吃的细盐拿过来,尝了一下发现,所谓的细盐也就比粗盐颗粒小一些,但仍旧有苦涩感。大概就是将粗盐研磨得更细小一点罢了,与现代的精盐细盐根本没法比。

怪不得他总觉得饭菜有苦涩的味道,他还一直以为是菜的问题,没想到却是盐的问题。

云舒将手里的石盐块扔掉,拍了拍手,“那我们就做个比这个细盐还要细的细盐。”

就算是最近刚刚变成云舒脑残粉的庞农,也有些不信,“殿下,大家都是吃这个盐过来的,我们都觉得挺好的,对吧?”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生怕殿下不懂装懂,把这些石盐给霍霍了。

只有萧谨行看着胸有成竹的云舒问道:“你有什么办法得到更细的细盐?”

云舒虽然是第一次见到石盐这个东西,但却知道海盐矿盐简单的提纯原理。

“石盐当中杂质较多,我们把它敲碎,溶解到水里后,就可以得到含有杂质的卤水,然后将这个卤水过滤几遍去除杂质,再用大锅熬煮,慢慢就可以得到盐。”

庞农点头,“对呀,这样得到的就是粗盐啊,把粗盐磨碎就是细盐。”

云舒不紧不慢道:“对,但是我们现在得到的盐,颜色发黄,吃起了苦涩,是因为里面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杂质,这个时候我们就得用其他的办法,将这种看不到的杂质变成可以看到的杂质,然后过滤出来。”

云舒解释了一通,但庞农全都没听懂,就算是萧谨行也只是皱着眉,并没有完全理解。

于是云舒只好上手先制作一部分精盐。

将石盐敲碎融入热水里形成盐水,这样的盐水里有很多杂质,用多层纱布过滤掉不溶于水的杂质。

正常来说到了这一步就该熬盐了,但是云舒却让人去找了石灰石回来。

好在石灰石这东西,在靠近克拉鲁山的地方有很多。

庞农二话没说,直接带人去拖了不少石灰石回来。

云舒将石灰石煅烧成生石灰,随后向生石灰里加水,得到石灰乳溶液。

最近将石灰乳溶液倒入已经看着没有杂质的盐水当中,放置在空气里。

庞农惊奇地发现,过了一段时间,盐水底部出现了很多的沉淀物,而盐水也变得清澈了起来。

再次过滤后,就到了熬煮的阶段。

听说这已经是最后一步,庞农当仁不让地抢过了活。

如果说以前熬煮盐水需要大量木材,对于没有多少木材的西州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但自从有了煤后,别说是日夜不停煮几十口大锅了,就算再来几百上千只,也完全不是问题。

煮盐的锅是军中煮饭用的,露天煮盐的庞农忙得满头大汗,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锅里的水分熬干,锅底结成了一片雪白的晶体。

庞农也不要别人帮忙,自己小心翼翼地从锅底一点一点往下铲盐,一丁点都舍不得浪费。

自从庞农说他来之后,云舒就彻底放了手,他也没守着锅,而是直接回了议事厅,继续画他的设计图。

萧谨行见他这般不在意,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太过急躁,于是也回了议事厅。只是他的心思早就飞在外面了,根本没注意云舒画的是什么,只以为夏王殿下有了闲情逸致,画个山水建筑打发打发时间。

很快庞农就捧着一罐子盐,飞奔进来。“将军,殿下,细盐制出来了!”

萧谨行再也忍不住,立即站了起来,“我看看!”

他接过庞农手里的罐子,里面的盐又细又白,摸起来如细沙一般,他用手指沾了一点,放进了嘴里。

庞农有样学样,也沾了一点放进了嘴里。

除了云舒还没画完图,没有凑过来外,就连吕长史和曹诚都挤了进去,所有人都尝了一下这刚刚制出来的细盐。

吕长史:“不苦不涩,这比京都的细盐还要好!”

云舒终于搁下了笔,抬头笑看着众人,“既然比细盐要好,那我们就给他取名精盐,西州精盐。”

“西州精盐?”

“好!西州精盐这个名字好!”

“以后我们的西州精盐要在大雍扬名了!”

将士们纷纷叫好,只有云舒、吕长史和萧谨行对视了一眼,没对这个扬名发表任何看法。

大雍朝廷可没有放开政策,让私人或是封地自行制盐。

他们这个盐,可没法光明正大卖到中原去,就连与他们距离最近的沙州都不行。

今日在场的,除了吕长史和曹诚外,其他人均是西州军的军官。

在其他人还在热热闹闹看盐尝盐的时候,云舒笑眯眯问站在身侧的萧谨行:

“不知萧将军打算如何处置那处石盐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