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2/3页)

虽然现在的纺织厂没有机械设备,但是改进一下现在的纺织机也还是够用的。至于纺织机的图纸,自然要靠萧谨行。

回到西州的云舒,当即找来了吕长史,说明自己要开纺织厂招女工。

吕长史现在是云舒说什么是什么,再也不会提意见反对了。

他当即起草了招工告示,并且将女工们每月的工钱一并写在了告示之上。

当百姓们看到纺织厂女工每月居然有一贯钱的时候,全都心动了。

男人们更是心里泛酸,虽然他们拿到手的工钱比女工多,但是女工们可是坐在屋里干活的,跟他们的苦力活完全不一样,日晒不到雨淋不着的。

更多人则是赶紧跑回家,去跟自家的女人们说这个好消息。

西州城家家户户都炸开了锅。

当即有妇人丢下煮饭的勺子,对着丈夫扬眉吐气道:“我和大丫头、二丫头一起去!我们三要是都应聘上,那每月家里就多得三两银子,这可比你挣得还要多!”

她家男人当即点头,“你说的对!”

女人得意,“老是说女人没用,现在我们女人也能挣钱了。大丫二丫,你们的工钱到时候交出一半来,剩下的你们自己存着,想要买东西或是存起来,都随你们。”

这年头大家都不分家,所以家里成员挣的钱,多是放在一起用。即便是那些已经成亲了的兄弟,要是没分家,也是钱都放在父母那,一起花用。

这家的妇人能给女儿们单独存钱的自由,已经算是难得了。

当然也有些人家,还没去纺织厂里上班呢,就已经要求女娃们挣的钱全部上交。

对于各家的情况,云舒也不可能强制干涉,要求大家都按照自己的要求来。毕竟即便是现代社会,子女们挣的工资还有要上交的。这种事情,他也没法说对错。

女子有了工作,自然在家里的地位就会得到提高,也能让家里人重视。

同时,对于西州学院招不到女学生的问题,云舒也想到了另一个办法。

既然玄甲卫现在开了扫盲班,那么纺织厂也可以开扫盲班,强制这些女工学习,再每月考核。这样的话,对于女子学习,他们的家人就不会加以干涉,毕竟学得不好,赚钱的饭碗就保不住了。

除了纺织厂外,府衙的其他各厂,也要组织扫盲班,每天半个时辰,主要是让大家识点字,慢慢让他们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改变根深蒂固的思想。

当然了,考核不合格就要被辞退,只有女厂实行了。众人一开始还觉得云舒对女工过于苛刻了。

也有人表示,女人要跟男人们一样赚钱,自然要多付出一些努力。

对于外界的这些声音,云舒一概不听。

他们总有一天会知道,这些严厉,其实是为了她们好。她们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提高自己的地位,最重要的还是靠她们自己。只有她们自愿奋发向上,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若是她们自己都觉得自己只能依靠他人,那他无论做什么,都是徒劳无用的。

站在云舒的角度,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是生产力。

纺织厂很快就开了起来,除了纺纱织布之外,还兼做成衣。

云舒做成衣的主意出来,虽然又多了不少的岗位,但是负责纺织厂的管事秋娘还是有些担忧。

秋娘是鲁大力的老婆,他们夫妻俩是一路跟着云舒从原州来到的西州,对云舒是十二分的忠诚。秋娘因为有一手好的织布技术,被云舒提拔成了纺织厂的技术员兼临时管事。

“殿下,咱们这么好的棉布做出来的成衣,要是没人买多可惜啊。”

自从石河村运来了棉花外,另外几个村听说后,也相继运了不少过来,所以最近纺织厂还是挺忙的,织出来的布也不少。

云舒此刻正在检查纺织厂的布料,闻言说道:“怎么会没人买呢?”

“大家平日里穿的最多的,就是粗麻布做的衣服,即便大家想要用我们这种细棉布做衣服,也只需要买好布料,回去自己做。能省不少工钱呢。成衣可比布料贵得多。”

秋娘的担忧确实有道理,毕竟这年头大家还是习惯自给自足。

云舒却笑着道:“以前大家都呆在家里,自然有大把的时间为一家老小,缝制一年四季的衣服,但是你想想你入了厂后,还有多少时间能为家人做衣服?”

秋娘一愣,这才想起来,她每日需要上工,还需要抽空学习。现在最多也就是抽出一点时间,为一岁多的孩子做几件小衣服,哪还有那个时间给自己和丈夫做衣服。

“这……”

云舒:“你有做衣服的这个时间,还不如在厂里干活呢,多拿的工钱,肯定够给你买衣服了,何必还要自己慢慢做呢。”

秋娘再一想,确实是这么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