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3页)

直到一阵风掀过,只留下萧将军和殿下的背影,以及“哒哒,哒哒”的马蹄声。

有人恍惚道:“我今日是不是没睡醒,还在做梦?”

有人咽了咽口水,“大约是萧将军太高兴了吧,毕竟突勒那么强,他这次可是灭了近三成的突勒啊。”

有人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若是我,我肯定比将军做的更过分。”

周围人转头看他,眼中满是震惊。

这还要怎么过分?

那人被他们看得跳脚,“我说的不是你们想的那个过分!”

其余人:“……,我们什么都没想。”

-

骑在马上,被萧谨行搂在怀里的云舒,在一开始的错愕后,很快就回了神。他猜测了一下身后人的想法和这么做的原因,但是怎么也没理明白,最后只好问道:

“萧将军有什么烦心事吗?”

不然怎么表情一直很严肃?

身后的人轻勒了一下缰绳,骏马很快放慢了速度。

低沉的男声从云舒的身后传来,贴在云舒的耳边,他甚至能感受到对方说话时吐出的热气,拂过自己的耳廓。

云舒顿时觉得耳朵边有些烫。

“你每次叫我将军,都显得很疏远。”

云舒不明所以,禁不住揣测道:莫非对方是不想称呼自己为“殿下”?

什么意思?

觉得他是王,他是臣,地位不对等?

云舒看不到身后人的表情,有些不确定道:“莫非你想让我称呼你为萧侯?”

萧谨行:“……”

这人平日里不是很聪明嘛,怎么这个时候犯糊涂?

他绷紧了嘴角,顿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你可以喊我名字。”

云舒恍然,原来是说这个。只是他平日里,要么称呼萧谨行“萧将军”,要么直接说“你”,叫名字还是头一次呢。

只是连名带姓叫,会显得像是要打架,但是只喊谨行两个字,是不是又太亲密了一些?

只是云舒却忘了,他称呼自己臣下的时候,明明喊的都是名。那个时候他可没觉得单喊名会显得亲密,甚至觉得这样更显得他亲切。

说话间,两人就已经回到了王府门外。

门房见得胜归来的将军与殿下共乘一骑,先是一愣,随后上前去牵马。

萧谨行率先下了马,随后转身,将手递到云舒面前,道:“请殿下下马。”

云舒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是又说不上来,见萧谨行一直举着手,只好将手递到对方手上,借对方的力下了马。

“多谢谨行。”

吕长史紧赶慢赶,也只见到两人相携进王府的背影。

为何他总有一种,自家殿下要被饿狼叼走的感觉!

“殿下,您等等老臣!”

直到入了会客厅,萧谨行才从怀中掏出几样东西,放到云舒的面前。

云舒有些意外地抬头看了萧谨行一眼,随后将这几样东西打开。

第一样是东-突勒各部的降书。

“这是献给殿下的。”

云舒狐疑。

若是对方没有回京都,那给自己倒是没什么,但萧谨行都回了京都一趟,这东西不应该交给自己那个便宜老爹吗?

第二样东西,是关于沙州的圣旨。

沙州之前被袭,还是萧谨行率军救了下来。只是守城将领死伤惨重,朝廷又离得太远,一直没有派人来接手。

而此次又遇上各皇子被遣回封地。

皇子们若还是在京都,可能还会将自己的人安插到沙州去,但是他们现在都忙着给自己的封地拉拢人才,哪里舍得将自己的人,送到偏远的沙州去。

沙州距离他们的封地,何止是千里。远水救不了近火,即便拿了沙州这边的兵权,也没法将这些兵悄无声息地派到中原去,支援他们后续的行动。

要知道沙州距离京中原不仅是远,中间还隔了好几个军镇,根本没法调兵遣将,连迂回都做不到。

皇子们放弃了沙州,承安帝手下的人又被瓜分了一些,剩下的那些官员,都在观望准备押宝。

而一旦去了沙州,就彻底跟从龙之功无关了,但凡可以选择的官员,都不想去。

承安帝不是不能下令让官员去沙州,但是经历了一次十皇子围城,他突然变得小心谨慎了起来。

与遥远的沙州相比,京都这一片才是最重要的。

既然萧谨行保住了沙州,这段时间也是他的人在管,承安帝索性就下旨让沙州归到西州都护府去,左右西州都护府已经囊括了数城,再多一个沙州也没什么要紧。

沙州的军务之前都是余达在处理,但他毕竟不熟悉政务,于是还是向云舒求助。云舒这边让吕长史派了些人过去打理沙州。

现如今沙州归入都护府,那就算是名正言顺划到了云舒的治下。

云舒眼前一亮。

既然承安帝放弃了沙州,没有往这边安插人手,那岂不是说康城那些,他也不打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