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3页)

“殿下仁慈,担忧我们安危。

但从我们从军那刻起,生死就是天定的。

我们是卫兵,虽不像西州军那样戍守边关,常年作战,但也明白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万不能临阵脱逃,畏缩不前。

别说今日是突袭瓦卑都城,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有了军令也必须前行。”

云舒并未从过军,他更多的时候,会以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在今日之前,他以为玄甲卫与西州军是不一样的,但听了罗延的一席话他才明白,玄甲卫与西州军一样,他们身上有独属于军人的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回想历史,那些明明知道孤立无援,却仍旧坚持守城五十余年,城池坍塌、铁甲破损,少年人转眼年过花甲,但永不退缩苦,直至战到最后一人。

云舒深吸了一口气,最后缓缓吐出一句话。

“是我着相了。”

这一句,既像是对曹诚两人说,又像是对他自己说。

他作为一军主将,怎么可以动摇?

而他若是动摇了,军心又如何稳固?

他既然将他们带来了,就得有信心将他们带回去。明明之前计划得很好的,为何要开始怀疑起来?

云舒并没有再去深究自己为何生出这样的情绪来。他毕竟只是凡人,会有迷障可是可能的,他该将精力放在接下来的战斗上。

见云舒重新打起精神,曹诚又咬了一口肉干,依旧是没有意会到殿下到底是怎么了。

不过殿下精神了,那就没事了。他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点头道:

“罗延说的没错。”

罗延:“……”

云舒重新将地图铺开,指着瓦卑的都城道:“按照从蔡副将那边得到的消息,瓦卑都城西北方,是一座岩山,周边遍布沙石,寸草不生,并不适合放牧,所以这片几乎没有人居住,也不会有人来这边放牧。所以我们趁夜黑的时候,迅速赶到此处修整。”

说起正事,曹诚赶紧正了色,他手指划过旁边道:“殿下,我们是要趁夜攻城吗?”

在云舒这,可没有攻城必须先叫阵的规矩。

都说是突袭了,哪里能给你打招呼,告诉你“我来了,你先做好准备”的道理。

玄甲卫毕竟只有数千人,若是直接摆开架势白日里攻城,即便对方常规兵力不足,但若是他们强征城内百姓一起守城,那对于玄甲卫来说,想要拿下瓦卑都城就不是数日的事了。

但玄甲卫带的干粮并不多,根本经不起持久战的消耗。

所以这一战,必须一击毙命!

见云舒点头,表示要晚上攻城后,曹诚立即有了主意。

他眼前一亮道:“殿下,不若我们也学西州军翻城墙,然后迅速占领瓦卑王宫?”

这个方法是西州军在除夕夜除去叛军所用的,曹诚当即觉得他们也可以效仿。

毕竟翻城墙这项绝活,还是他们玄甲卫教西州军的呢,他们的速度定然不会比西州军差。

云舒还未反对,一直盯着地图的罗延,却并不赞同。

“若只是攻占王宫,此法可行,但若是想要以最小的代价,拿下都城,此举却并不妥当。”

曹诚看了看地图,疑惑道:“怎会不妥?瓦卑的守军估摸也就两千左右,而且夜里大部分守军还都休息了,巡防的不足一千,再加上咱们有心算无心,明明大有可为啊?”

曹诚说着看向云舒,寻找认同,“是吧,殿下?”

见曹诚看向云舒,罗延顿时闭了嘴,云舒却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你说说看为何不妥。”

罗延此前一直是云舒随身护卫的角色,他话并不多,平日里云舒也很少听到他发表看法。

这次倒是他第一次听到罗延表达自己的想法。

罗延见殿下让他说,于是认认真真分析道:

“瓦卑的情形与当初的京都并不一样,虽然京都当时的叛军人数更多一些,但是京都那晚也更加混乱。

当晚叛军先与皇城守军大战了一场,城防被夺,叛军分了一部分人守城门,其余的人进宫,四处烧杀抢掠,所有人都如惊弓之鸟。

正是因为乱,西州军才能趁乱翻越城墙,进而进宫剿灭叛军。

但现在瓦卑一切如常,即便我们能顺利入城,瓦卑夜里的守军由于没有防备会受挫,但其他的守军会很快组织起来反抗。

即便对方只有一千多人,但他们对地形熟悉,而我们对瓦卑城内两眼一抹黑,极容易被他们包围,从而陷入困境。

即便最终能够杀入王宫,抓了他们的王上,我们的损失也不会小。

所以我才说若是想要以小代价取得胜利,直接翻墙攻城不妥,很容易被人瓮中捉鳖。”

听到“瓮中捉鳖”四个字,曹诚眼睛都瞪直了,虽然心里承认自己想的简单了,但曹诚还是忍不住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