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2/3页)

这笔买卖,他们稳赚不赔。

而承安帝听到王居明的话后,当即露出了笑脸。

王居明这次的提议,真的甚合他心意。

云舒几个月便能占得瓦勒,那拿下蜀地定不是什么难事。

他当即道:“朕准了,就依爱卿所言。”

其他人则是面面相觑。

谁都知道蜀地易守难攻,吕将军未能占得蜀地拿下蜀王,是因为他不想吗?先不说夏王殿下如何,至少现如今的朝内,可没有一个人敢保证多久定能拿下蜀地。

各地藩王反叛后,大雍的将领本就所剩不多,若只是因为一年没有灭了蜀王,就要问罪,那其他将领还敢出征吗?

到时候岂不是要人心惶惶?

但这是如日中天的王相提议的,陛下亲自下的令,连太子殿下都符合“父皇英明”,他们哪里还敢说话。

其他人将目光移向了萧芜,但萧芜老神在在,并未多发一言。

其他人开始恍惚,难道萧家跟夏王真的没有什么关系?

要不然攻打蜀地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为什么不想办法先推一推呢?

-

很快,将吕将军押回京都问责,且让云舒率军攻打蜀地的旨意就送了出去。

这样的旨意,按理来说普通人是没法知道的,但一直在京都的丁嘉禾还是通过自己的渠道,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

他淡笑着捻了捻手中的白子,对坐在他对面的人说道:

“最近京都有些闷热,是时候该变变天了。”

-

云舒在宁州修整了一番后,正打算去甘州和凉州看看各城的工厂建设以及作物情况,没想到他还没来得及动身,京都的消息就八百里加急送了过来。

他打开圣旨看了眼,简直要被气笑了。

整个圣旨,除了让他速速带人去攻打蜀地外,对他打下了瓦勒后的赏赐和奖励只字未提。

不提奖励赏赐就算了,甚至连一个兵都没给他派。

即便承安帝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他对云舒关爱有加,已经很是偏袒,但是说到底现如今的西州跟承安帝真的关系不太大。

“真是个貔貅,只进不出。”

曹诚与万俟居也在,曹诚闻言,凑过去看了看,他“啧”了一声道:“幸好之前瓦勒的赔款没有送到京都去,若是送过去,我们怕是一个子也见不到了。”

曹诚曾经还对承安帝尊崇有加,但是如今他也看出来了,承安帝就是将自家殿下当作了一个开疆扩土的棋子。

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哪有这样的事?

万俟居虽然是外族人,但是他经历这么多,性子倒越来越沉稳。他并没有出声声讨承安帝,而是转而问云舒:

“殿下,您打算怎么办?”

不给粮不给兵,就让他们去打蜀地。估摸着即便打赢了,也没有一点赏赐奖励。

这真的是一个劳而无功的事。

云舒将令他出征的圣旨卷吧卷吧,塞到了一旁。

“不办,爱怎样怎样,本王不伺候。”

曹诚眼珠一转,道:“那我们这次也将来传旨的人扣下吗?”

扣传旨太监,他们西州人也不是第一次干。虽然上一次是萧将军做的,但是他们也可以效仿不是?

云舒道:“不用那么麻烦,将人饿两顿送回去,顺便给陛下带句话,就说咱们饿得吃不起饭,没力气打仗。”

玄甲卫是云舒的私人护卫,花用都是云舒自己掏腰包的。一点军粮都不出,就想让他出人出钱出力?

想得美。

传旨的人在云舒这饿了两顿后,好不容易头晕眼花赶到了下一个驿站,才将肚子填饱。

吃饱喝足后,马不停蹄回去复命。

“不得了了,夏王抗旨不遵了!”

云舒拒绝出兵的消息一出,朝堂上立马炸开了锅。

王居明直斥云舒胆大妄为,不遵圣令,定是有异心。

而太子则是明着和稀泥,实在下绊子,两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在朝堂之上演了好一出大戏。

萧芜上次没说话,这次却在第一时间出了声。他直言夏王殿下手中只有数千兵马,若是不派兵不送粮,如何让人家出兵?

“从古至今,可从未听说哪次打仗是不需要准备粮草的。莫非王相平日里吃的不是饭,是土是草吗?”

王居明没想到安静了许久的萧芜居然又开始嘲讽起了自己,两人在大殿之上当场就吵了起来。

他们两人的口舌,很快就发展成了整个朝廷的口角之争。

承安帝身心俱疲,只能先退了朝。

回到后宫的承安帝去了新宠幸的美人那里,美人不仅美还温柔解意。承安帝被揉着额角,很快就放松了下来,与美人说了朝堂上的争吵。

美人继续不轻不重地帮承安帝按着额角,声音轻轻缓缓。

“臣妾不懂朝堂上的那些大道理,但臣妾知道饿肚子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