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2/4页)

压低的声音,令众人压力倍增,仿佛一把刀悬在了头顶,骇得他们俱都低了头。

只听到夏王淡淡吐出最后几个字,“本王稀罕吗?”

众人的脑袋压得更低了。

这仿若实质的目光,仿佛又回到了那一晚。

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夏王他就不是个纯粹的文人,也压根不吃文人那一套。

这人路子野,行事简单粗暴。

不服?那就打服了再说。

至于什么声望、名声,后世口碑,他全都不在意。

他们早该看出来了。

同时,众人也纷纷庆幸,好在刚才金太妃提议的时候,他们没有急着附和。

李老太傅环视一圈,见众人不敢抬头,于是再次开口请求道:“殿下是陛下钦定的储君,请殿下早登帝位,以安社稷。”

其他朝臣闻言,顿时随着他一起动作,请云舒登基。赵苒跳了半天,什么都没改变。

眼见云舒要接受朝臣的劝进,赵苒顿时就急了。然而金太妃已经闭口不言,满朝文武更是无一人站在他这边。

赵苒顿觉悲从中来,痛哭流涕。

“苍天无眼,苍天无眼啊,让这等恶人为祸人间,是我大雍之难啊!”

哭完,赵苒又恶狠狠道:“云舒,你这般不忠不孝,就不怕被人唾骂遗臭万年吗?”

云舒淡淡道:“善恶在我,毁誉由人①,本王不在意别人如何说。”

赵苒闻言也知今日这事他是再也左右不了了,于是眼一闭心一横,道:“既然诸位择了新君,那便由我为陛下尽忠,陪陛下走这最后一程。”

说着,赵苒便一头往承安帝的棺柩上撞去,打算以死明志,坚决不与他人同流合污。

棺柩中的承安帝听到外面的动静,手指不由自主抓紧了身下的锦被。

他没料到能为他做到这般的,是赵苒这个固执己见不懂变通的老头。他当初还因为对方的不识时务,差点砍了对方的脑袋,即便最后没有要了他的命,也一而再再而三降了他的官职。

承安帝最终还是松开了手指,轻轻叹了口气。

见到赵苒的动作,他带来的二三十个老头,顿时也狠下心,高声道:“今日我等便用自己的血,唤醒诸位的良知。”

说完,便也往一旁的柱子上撞去。

朝臣们顿时心惊不已。

在承安帝棺柩前,新帝即将即位之时,发生朝臣撞柱而亡的事,可谓是大大的不吉。

就在众人惊叫出声之时,众人预料中的血溅当场并没有发生。

原来萧谨行早就做了准备,在这些人刚露出撞棺撞柱苗头的时候,就令人挡在了前面。

即便已经有了人肉垫子,但这些人毕竟年纪都大了,抱着必死的决心一头撞进人家怀里,也将整个人撞得晕头转向。

赵苒晕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自己没死成,他怒气冲冲道:“你凭什么拦着我不让我死!”

云舒看也没看他,“没有不让你死,你要死也死远一些,本王怕你的血脏了父皇轮回的路。”

也怕你将劣质棺柩撞翻了,承安帝从里面掉出来,到时候爬起来吓坏众人,就不好收场了。

赵苒:“……?你!”

“赵大人今日话不少,想必也累了,还是早些下去休息吧。”

赵苒再也说不了话,因为已经被侍卫捂着嘴拖了下去。

至于他以后还能不能说,朝臣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不确定。

赵苒等人被拖下去后,云舒亲切地对着众人道:“诸位有什么要说的吗?”

众人齐齐低头,最后还是萧芜道:“殿下承袭帝位乃众望所归,如今陛下新丧,待孝满后,方可于宗庙内行登基大典。”

劝进有了,三请三辞勉强也算有了,自然就该到了即位的事。

老皇帝死后,新帝一般不会立即登基,得守孝,孝期结束后方可登基。而按礼制,孝期一般为二十七个月,到了帝王身上,便以一天代表一月,守孝通常为二十七天。

但也有例外,前朝也将孝期缩短为十四五天,甚至最短的可为七天。

就在众人以为夏王登基,怕是至多只守孝七天,却没料到云舒直接选了最长的27天孝期。

众人心道:夏王这是做戏做全套,让百姓们以为他仁孝吧?

赵苒没闹得起来,其他人又没有当场反对,于是云舒即位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由于云舒下令让大家不需要几日几夜地跪在宫中守灵,于是到了晚上,群臣便各自回了家,就连本该陪着守灵的妃嫔和皇子公主们,也被云舒打发去了其他殿休息,承安帝的灵柩前只剩下他一人。

不论是朝臣还是妃嫔,都以为云舒是打着自己守孝的旗号实则偷懒,毕竟以云舒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根本不可能那般为承安帝守孝。

事实也是云舒并没有真的守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