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3页)

除了吕宋红薯,还有吕宋水稻,都是产量不太高但口感较好的品种,当然,即便是产量不太高,也能达到一两千斤,零零七红薯就更厉害了,亩产上万斤,最高能达到三万。

虽然它的味道极为糟糕,却很有国民度,因为它是矿物营养液最好的替代品。

管饱,还没后遗症。

它问世后,没一两年,官方就开始落实重返地面计划了。

等红薯粥熟了,秦慧君也回来了,秦晚特地多煮了些,一家人就坐在帐篷外吃。

这个点也是其他人吃饭的时候,尽管是棚户区,但情况差到秦家这种也是罕见,更有些单身汉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因为开荒赚到了钱对自己挺舍得,秦枫大口大口的吸着从四面八方传来的香气,然后用力的咽下一口红薯粥。

这小可怜的模样,看着人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秦家左边是王婶,他们家果然很舍得,大团米饭就吝啬的放了个红薯,居然还有一些辣乎乎的咸菜,少少几许油光看着就特别好吃,右边李婶家节俭一些,但也是蒸得干干的红薯饭,吃得头也不抬。

吃完后就着炉子最后一点热度,扔进去五六个小小的红薯。

烤红薯的香气慢慢飘出来。

秦枫鼻子可灵了,小声道,“肯定是吕宋红薯。”

秦晚认出这红薯才拳头大,比王婶家放的小了一半不止,像这种的都是特价。

可惜即便是特价,秦家现在也吃不起。

李婶家的儿子叫李丰收,今年十五岁了,看着秦枫的馋样,又状若无意地扫了秦晚一眼,对着秦枫招了招手,秦枫看向秦慧君,秦慧君笑着点点头,他这才哒哒的走过去,“李哥哥,你叫我?”

李丰收用钳子把烤好的红薯夹出来,换了块蜂窝煤,这才推给他两个,“拿去吃。”

秦枫顿时脸羞得通红,连忙拒绝,“李哥哥,不用……”

李婶笑着道,“拿着吧,这可是我家麦穗带回来的,她活计干得好,老板奖励她的,别个都没有。”

秦晚走过去道,“快谢谢李婶。”

“谢谢李婶,谢谢李哥哥。”秦枫这才接下来,快速把有些烫手的红薯放进秦晚拿来的碗里。

李婶近距离看到秦晚,眼睛一亮,“慧君,你这女儿骨相好,就是太瘦了得好好养养。”

说到这里想起秦家的情况,很是惋惜,又骂了一遍她前夫不做人。

秦慧君挺无奈的,搬进棚户区才半个月,但这一整排的人都知道了他们家的情况。

并不是她刻意宣扬,而是当初进棚户区登记的时候,社区仔仔细细问了一遍就成这样了,这让习惯市中心人与人各不相干的秦慧君很不好受,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市中心的人不会关心你的过去,却也不会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

这半个月要说谁给她捐钱,那不可能,但给她搭一把手、指点她安置下来、买便宜的二手家具等零零碎碎不少。

这世道食物珍贵,李婶还愿意给她儿子一口吃的,已经是难得可贵了。

两个红薯,一家三口分着吃了。

相比起007,吕宋红薯的口感依然糟糕,秦晚完全没体会到它的软糯,就是咽下去容易一些,不怎么卡嗓子,但果然很甜,只是甜过头有点发苦。

秦慧君和秦枫都吃得很仔细,若不是外皮烤焦了,简直恨不得把皮也一起吃进去。

天很快黑了,秦晚看到秦慧君又在挪东西铺地毯,便道,“妈,我今天睡地下吧。”

“不行,女孩子睡地下不好,妈不一样,妈和你弟弟火力壮。”

无论怎么说,秦慧君都不赞成。

秦晚只好上了家里唯一一张床。

说是床其实就是一块木板搭的,刚能躺下她一个人,连翻身都得小心翼翼。

一家人躺好后,秦晚就听到秦枫小声道,“那吕宋红薯烤着可真好吃啊。”

“当然,妈妈你以前做的煎饼果子也很好吃。”

秦慧君说,“等我再攒些钱,就买点面粉回来给你们做,你姐姐还没尝过我做的煎饼果子呢。”

“还要买一个锅。”秦枫立刻道。

“嗯,买一个锅。”

忽然想起什么,秦枫气愤道,“咱们买君君面粉,不买江刘小麦。”

秦慧君声音顿了一下,才温柔的答应下来。

秦晚闭上了眼睛。

君君面粉是外公研究的第一款主食,一开始产量很高但味道差,后面多次调试,才在两者间达到了一种平衡。

但江刘小麦……江刘小麦也是外公最后研究出来的半成品,口感和品质都逼近天然食物,虽然依旧有产量上的缺点,可长期食用能治疗因绿色生命欠缺导致的各种基因病。

这个成果被渣爹抢走了,无耻的冠上了江刘这个名字,江是渣爹的江,刘是继母的刘,他还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说是为了心爱的妻子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