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胡同里的钟家(第2/2页)

最小的女儿嫁去了隔壁省,隔几年才回来一次,钟文姝对这个姑姑基本没什么印象。

再来说说钟家小辈。

文字辈一共七人,除却两个侄子,其余都是钟母所出,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img src="../Images/143dec80de413ea45db873903b41a9dd" alt="">

先来说说东西南北四个男孩。

老大钟文东66年高中没毕业就进了钢铁厂,69年经人介绍和临时工王兰结了婚,刚刚院子里的小家伙就是他们的儿子。

老二钟文西是钟大伯留下的孩子,初中毕业就被特招进了部队,这也是老爷子最挂念的孙辈。

老三钟文南是钟三叔的孩子,如今十七,因着他的户口和老爷子在一起,算是独生子女不用下乡,如今正在家里闲着,只等着满了十八就去领国家补偿的那份工作。

最小的钟文北才十三,还在读小学,以后怎么样都还早着呢。

接下来就是三个女孩子。

最大是钟文婷,是个运气好的,满十八的时候还在读高中,钟母趁着街道办还没开口,押着大女儿和同院的于家独子于成海领了证。

也不是乱点鸳鸯谱,五号院基本上都是钢铁厂的职工,孩子不少。

于成海作为院子里最大的孩子,没少带下面院里的弟弟妹妹玩。

玩着玩着,眼睛就离不开钟家大女儿了,等到这个邻家妹妹到了年纪,愣是自己跑到钟母面前说要钟文婷做媳妇。

家境不错,郎有情妾有意,又赶上了特殊时候,钟母立刻松口。

钟文婷是好运,下面的两个妹妹就没这么好运气了。

钟文敏和钟文姝是相差十多分钟的孪生姐妹,只不过一个像了妈,一个像了爸。

两姐妹如今不过十七,走她们姐姐的路是铁定不行了,也就是幸好还有三个月才高中毕业,不然街道办早就上门了。

因着之前钟母那一手,街道办如今防着钟家呢,这俩姐妹说什么都得有一个下乡。

也不是街道办不讲情面,相反正是钟母有个老姐妹是街道办的人,才能悄悄给了个信,若是有工作那就赶紧的,不然孩子毕业就来不及了。

确实是有个工作,钟母是供销社的售货员,届时可以顶个班。

只是,谁来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