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见(第2/4页)

她觉得自己肯定要完蛋了,愁得在片场外面打转。

为了求个心理安慰,她从口袋里掏了枚硬币出来,往上一抛。

结果没有接住,只能笨拙地钻到墙角去捡起来。

竟然是人头。

她大急:“不算不算!”不忘四下里观望,见没人关注才准备作弊再投。

投个硬币宛如做贼,也是没谁了。

有人觉得逗趣,没忍住,闷促地笑了一声。

钟黎转头望去,发现走廊不远处的落地窗边倚着一位男士,笑睨着她,修长的手臂松松支在窗沿边。

他穿衬衣,身量很高,西装外套随意搭在一侧臂弯里。

分明他才是那个不速之客,可他似乎并没有什么不自在,一双深幽湛黑的眸子平静无波,映出她略有些难为情的样子。

但笑容也只是转瞬即逝,很快就恢复了那副曲高和寡的冷峻模样。

她心里有点怄,忙摆正表情,不打算让陌生人看笑话。

“怎么在这儿?不进去看看?”另一位穿西装的男士从远处款款走来。

“不了,没什么意思。”他噙了一丝笑,点一支烟,信手在一旁的烟灰筒上点了点。

两人说笑着走远了,钟黎还站在原地。

擦肩而过时,她闻到一丝若有似无的木质香,有点像白松香,也能让人联想到冬雪覆盖下的松林,别有一种清冽镇定。

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那天的试镜,她竟然奇迹般通过了,力败众多强有力的对手。

经纪人薛红也觉得邪门,事后想了想,说:“可能是本色出演吧。你想,这个角色要求演员演出一种清澈而愚蠢的味道,你还真挺适合的。”

钟黎:“……”这是在夸她还是在损她啊?

-

钟黎是9月份进的组。

进组前,她专门去练习了如何唱沪式小曲,练到有七八分模样才敢进组开拍。

出乎意料,剧组的氛围很不错,导演虽然严厉,但不会无缘无故骂人。

几个主演也都是老戏骨,为人随和,偶尔还会给新人讲戏,钟黎跟着学到了不少,特别喜欢这儿,跟她之前待过的那些三流剧组完全不一样。

尤其是其中一个特邀主演荀慧雪,擅唱各种小曲,她发现钟黎在唱曲方面很有天赋,教了她不少唱腔技巧。

“黎黎,晚上有事吗?”快收工时,同组的崔芹喊住她。

钟黎忙停下步子喊一声“崔姐”。

她年纪不大,声音清甜,脆生生地喊人时还会专注地望着对方的眼睛,让人感觉被敬重,格外舒适。

崔芹出道十余年,最红的时候也不过是个二线,这些年年纪上来了更不受重视,这次自降片酬才能在这部剧里得到一个客串的角色。

这个圈子向来是迎高踩低,年轻的后生有几个把她放在眼里?

她觉得熨帖,脸上的笑容也真切了几分:“还没吃饭吧?一起?天天吃剧组的盒饭,人都快吃吐了。”

虽然钟黎觉得剧组的盒饭其实挺好吃的,但还是笑着附和了两句。

崔芹的车是辆特斯拉,外观漂亮轻巧,洗得一尘不染。

钟黎上车前忍不住驻足观望了会儿,眼中不自觉流露出些许羡慕。

崔芹也不免有几分自得,她喜欢和钟黎在一起,很大一定程度上是能得到这种心灵上的虚荣满足感。

当然,她喜欢钟黎也是真的,钟黎很讨人喜欢。

车在三环驰了会儿,往城郊开,沿途的景色逐渐陌生。

钟黎有点忐忑:“不是去吃饭吗?”

崔芹笑了:“饭哪儿不能吃?带你长长见识。”

半小时后,车辆抵达一处私人会所大门。说是会所,其实是一座建在山上的休闲度假村,方圆百里只有这一处建筑,璀璨的灯火将四周点映得恍若白昼。

停在门口的车辆不算多,但都价值不菲,不乏一些数字醒目的牌照。

泊车员过来帮忙停车,接了车钥匙,将车往地下开了。

钟黎楞了一下,反应过来,崔芹的车原来是没有资格停在大门口的。

不过,她神色自若,似乎习以为常了。

钟黎之前也听过一些关于这些私人会所的事情,名声大多不太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私人会所就和不正当交易挂上了等号。

随着近两年某些社会事件的频出,很难让人不想歪。

但是,进门后却发现这里和她想象中不太一样。

这是个商务气息很浓厚的私人会所,和外面的金碧辉煌、雕栏画栋相比,里面的装修相对典雅而古朴,甚至有些文艺。

过了大堂更是别有洞天,五步一阁十步一景,廊腰缦回伴着小桥流水的潺潺之声,雾气氤氲,如坠入人间仙境。?

往里走了会儿,引路的小姐把她们带到一处独立的院门前就离开了。

“会唱曲的吧?之前拍戏时听你唱的沪式小曲挺有情调的。要是需要,我会喊你,如果我不喊你,你就不要乱出声,免得得罪人。”进门前,崔芹叮嘱她,抬手推开了包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