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3/7页)

偏偏家里就何父分下来的一间屋子。分家儿子两家人都没地方住。所以,这个事情一直就搁置了下来。

当然,何母也怕真分家了。老大家钱怕是会被徐大妮全部搬回娘家。

没想到老二一句气话,倒是惹得徐大妮提分家了。哼,不用说。这话肯定她爸妈教的。

事实证明,分家这个事情确实是徐父徐母教的。

今天这一次过来,他们算是看出了何家是何母当家的。而这何母看起来油盐不进。家里唯一的孙子还是他们女儿生的,都没见着老太婆有啥优待。

那还不如分家。分家后每个月女婿赚到的钱票,女儿就能光明正大铺贴娘家了。不用像现在,一分一毫都要从婆婆手里抠出来。

“没错,我就想要分家。反正你们不说我经常拿家里的钱补贴娘家吗?等分家后,我就花我家的钱。”

何玉燕见事情忽然就来到分家,惊讶过后其实是赞同的。

家里的情况她很清楚。赚的最多的是她爸。虽然是个普通工人,但因为干的时间长,职级高。每个月的工资能拿五六十。而他大哥一个普通工人,二哥一个临时工。两人的工资都不会超过三十块。

两个嫂子又没有工作,各自又有孩子。

孩子要上学,人要吃饭。大哥、二哥赚的钱,能养活他们家小就不错了。家里还偶尔买肉或者骨头。这些都是父母贴补的。

要是分家了,她爸妈身上的负担就轻了。

因为事情闹到分家这一步,就不是一个中午能说清楚的。说好晚上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之后大家就各自散了。

何玉燕也没在家里逗留,只是在离开前,跟亲妈说道:“妈,分家其实我是支持的。分家后,你跟我爸负担就不会那么重了。”

何母明白女儿的意思,无奈笑笑:“等晚上我跟李大哥聊聊再说。”

离开家里后,何玉燕准备直接回到回收站看看。

结果刚下公家车,就看到前头的胡同拐角处,有个女同志边走边哭。身边跟着个男同志,边安慰她,边从兜里掏出手帕。

这一幕让何玉燕相当无语。无他,这两人一个是孙筱柔。一个是董建设。

这两人没有记错的话,昨天不是去了罗家大队吗?怎么今天会出现在这里?

“我真的没想到。就是晚回来几天,机会就没了。”

孙筱柔口中喃喃自语,尽量维持自己清冷的人设。但心里已经恨死了毁掉自己回城机会的那些人。

今天上午,从郊区回到城里后。他就先回厂里去交接这一次出差的事务。主要筱柔要去亲戚家问清楚工作的事情。结果,他这头工作弄好了跑出来。就看到筱柔这样哭哭啼啼的样子。

这让董建设感觉到相当棘手。

“别哭,那工作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关系没有跑到?还是礼没送到位?”

这样关心的话平时孙筱柔是相当享受的。但现在她只想好好地哭一场。因为她实在太冤了。

一个多月前,她就收到了家里长辈的来信。说是现在风声没那么紧张。能帮忙弄个工作,先把她弄回城里。这当然让孙筱柔很高兴。

但这弄工作是需要门路需要钱的。这不,她想方设法,终于弄到了回来的介绍信。但这还不够。因为她买不到火车票。就是坐票她也买不到。偷偷扒火车,她又没这本事。

于是,董建设这个好朋友自然派上了用场。

这一次回来,孙筱柔是抱着回来就不回去的心思。毕竟,家里的一些事情她是知道的。自然,跑关系要用到的钱也是她这里弄到手。

哪成想今天上午刚到城里,就从路边的人口中听到了不太好的消息。等她跟长辈确定后,这才知道自己回城的梦想再次破碎。

“哎,但凡你早半个月回来,事情可能就不会这样。”

长辈说这话的时候,孙筱柔简直要恨死了。

就差那么一点点。

何玉燕这会儿就听到那么只言片语。根本不知道这两人具体发生了什么。

直到傍晚吃晚饭的时候,她才从顾立冬这里知道了其他事情。

当时,她正在跟男人说着今天上午娘家发生的事情。毕竟这娘家分家对他这女婿来说,也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他们不用参与,但需要在边上见证。

“这个事情就等爸妈那边通知就好。”

说完这个,何玉燕又提了提遇到董建设跟孙筱柔的事情。

结果,就看到男人那一言难尽的表情。

“难不成你今天也遇到他们呢?”

顾立冬摇头,想了想说道: “其实,她家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们这一片估计就我爷爷跟林大爷,多少知道她家的来历。”

接着,何玉燕听到一个只有这个年代才会存在的故事。

原来,这孙家在解放前就是城东这一带有名气的富商。听说是开典当行发家的。之后哪一门赚钱就做哪一门生意。解放前后,孙家产业开始收缩,就剩下典当行。54年施行公私合营,孙家的典当行转型成为如今的信托商店。孙父成为了信托商店的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