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第3/5页)

要不是供销公司那边,要求他们回收站,每个月必须备上一定数量的各类废品。何玉燕真的想把回收站库存的多有废品,转手就卖给实惠回收站。

这样倒腾一手,她还能赚上不少钱。也不用等工厂来拉废品那么麻烦。

但是,这样的损主意目前是做不得的。他们单位还挂靠在国营的供销公司。这样大宗货物倒腾,分分钟够得上投机倒把的罪名。

所以,这倒腾一手赚差价的想法。也只能停留在想一想而已。

她要做的,还是得想个办法,把人重新吸引回来。

跟着涨价?那还是最低级别的做法。一旦开启了价格战,很可能是被拖垮的开端。

没等何玉燕想到一个比较好的法子。康大爷那又带来了不好的消息。

“什么?给工厂低价回收?”

康大爷很少会来大杂院这边。不过今天听到的消息特别让人震惊。所以他特意跑了这么一趟。

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了下来。顾立冬也已经下班。夫妻两坐在堂屋,听康大爷提起这个事情。

“没错。这不是月底到了吗?论理,到了工厂上门拉废品回去的时候。结果,我就听来拉废品的人说。这个月他们暂时用不了那么多废品。先让咱家的废品积压在仓库。等下个月再说。”

回收废品的厂子会固定一段时间上门拉一次废品。任务是供销公司定下的。但具体的数量、时间这些,自然是厂子自己决定。

人家说暂时用不了那么多原材料。他们也只能继续等。

“我给拉货的司机送了包大前门。人家这才松口。说那个实惠回收站,这一次直接把他们库存的废品,用跟回收过来的价格直接卖给了回收厂子。那个价格,可比咱们回收站要低一些。”

高买低卖,这已经不符合正常的商业活动。果然,人家是有备而来的。自家则是第一个受到冲击的。

而且,康大爷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里头的猫腻,何玉燕一眼就瞧了出来。

回收站盈利的关键,是在把废品卖给工厂的时候。

捡破烂的把废品卖给回收站,假设五分钱一斤。他们回收回收后,会以五分五、六分五这样的价格卖给工厂。中间的差价就是回收站的盈利。

这种差价其实不高。而且卖给工厂的价格是有一个价格指导空间的。不是他们回收站说涨价就涨价的。

何玉燕他们的经营,一直是根据供销公司的规定来执行。

现在,实惠回收站贸然降低了卖给工厂的价格。那就意味着,这个价格跟供销公司定的价格之间,就存在一个差价。

这个差价,不用说。直接就会进入到负责回收废品的工厂收购员袋子里。

体现在工厂账目上的价格,还是以前的那个价格。

这种肥了办事人员的做法,在后世会经常出现。类似于回扣一样的收入。

这种收入严格来说就是违法的。

“这家回收站不老实。”

顾立冬自己就是做买卖的,里面的猫腻同样看得清清楚楚。像他们这种需要大批采购的摊子。已经遇上好几次,工厂的销售人员要他们给好处了。要是不给好处,这些销售人员就会以各种方法,不把厂子的东西卖给他们。

反正,东西卖不卖,他们的工资也是一样的发。

这种事情遇到过不少次,饶是顾立冬经验丰富。也觉得十分恼火。

没想到这种事情那么快就蔓延到废品回收这个行业。

说实在话,顾立冬不想媳妇儿面对这样的糟心事。但是,他尊重媳妇儿的任何决定。

“这种事情咱没有实质性的证据。暂时也没能拿他们怎样。不过,库存积压了那么多废品。我这里会想个办法解决。对了,有查到他们的底细吗?”

这个问题一出,康大爷的表情更加难看。

“没有。这个事情有点奇怪。就是问道了承包人的名字。但这人并不在北城。早就被单位外派到其他城市援建。”

这就意味着,实惠回收站背后的老板,是借了人家的名义来办这个回收站的。

这个年代的人大多办事比较光明磊落。遇上这种套马甲的,往往意味着背后的人估计还有更多麻烦事儿。

想到这里,何玉燕先是叹了口气。

接着打起了精神:“算了,就是知道实惠回收站背后的人,也对目前的情况没多大的影响。康大爷,这个事情你不用担心。我已经考完试了。有时间好好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见何玉燕那么自信,康大爷也就不啰嗦了。

夫妻两把康大爷送到胡同口。回来时见邻居们一如既往乐呵呵地看着电视,时不时发出欢乐的笑声。就觉得自家这个事情,也不是什么大麻烦。最差的结果,不过是把回收站关门。

反正,这年头做啥生意都能赚钱。回收站要是不行,换一个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