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3/4页)

但门店如果一直亏损的话,显然家族的其他人不会满意。北城的这家门店负责人就是她大哥许发。所以许玲其实很担心。

过年的时候,何玉燕从顾明理舅舅那也看到了不少港城寄过来的报纸。其中就有关于孙家的报道。

孙氏太子女跟大陆赌石大师强强结合,这样类型的标题在不少报纸杂志出现。

这样的高调,真的跟以前孙家的低调完全不一样。

“他们在广市、深市、港城也搞会员制度吗?”

许玲拼命点头:“可不是嘛!那个什么会员制度,听说还能先充钱进去。充五十能当八十块用。我就不知道为什么还有人敢充钱进去。”

这种预付款的套路,在后世很多店里都会有。

像理发店、健身房、瑜伽馆、各种培训班、面包房等等都有这样的预付卡套路。

这个时候的人普遍收入不高。这种会员充值活动,参加的人真的会很多吗?

结果,许玲的话让何玉燕知道,真的会很多。

只见许玲从座位上起来,跑回房间拿了一份前天的港城报纸。

上面居然有披露孙家在港城门店的会员数据,以及大概的会员预付款。还有记者采访会员的谈话。

记者问为什么敢这样预付款。会员表示孙氏珠宝商行是一家诚信经营的商行。经常会搞各种优惠活动惠及会员。这种良心商行,他们自然愿意相信。

而且这钱也不多,就几百块而已。他们一个月的工资都一两千了。根本不怕损失的风险。

好多受到采访的会员,说出来的话都差不多。

总结起来,就是信任孙氏珠宝商行。

这可真是……

何玉燕还挺佩服这些会员的。就因为经常能参加各种会员活动,所以就信任商家。

反正换她是不信的。

后世多少跑路的健身房、面包房、理发店,何玉燕一个坑都没踩过。就是因为她不信任预付款这个事情。毕竟犯罪成本太低了。谁也不能保证这些商家什么时候会跑路。

孙家这个情况应该暂时不会跑路。

毕竟北城、广市、深市这些大城市,现在的人均收入不过百。收到的那些钱,孙家应该不怎么会稀罕。

所以,孙家搞那么多活动,真的是为了惠及顾客?

何玉燕不相信。

另一头,顾立冬也在跟许发聊着孙家的事情。

主要的在讲孙家准备在商业街那边买店铺。

虽然店铺已经被他们家先买了。但是,董建设不觉得孙家人会就这样放弃。

看他们的行动,应该是准备新开一家分店,先把市场给占领了。

就像他们开超市一样。现在整个北城甚至是周边城市。谁家一提自选超市,脑海中马上出现的就是他们的家惠自选超市。什么百货商店、友谊商店,统统都被他们打败了。

按照孙家的行动。应该也是准备多开分店,扩大知名度。等人们提起珠宝店的时候,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孙氏珠宝商行。那么,孙家人的计划应该就是成功的。

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做生意真的投入进去的话,许家人是比不上孙家的。主要是两地是收入差距太大了。孙家耗得起,许家耗不起。

顾立冬说完这些推心置腹的话,叹了口气:“你们应该另辟蹊径。”

接下来一段时间,许家没有动静。

倒是孙家的动静挺大的。

孙筱柔跟董建设从港城回来了。

这两人很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又在店里搞了一次活动。之后就投入到找房子的事情中去。

何玉燕为啥知道?因为她的新买的那个要推倒重建了。设计图前几天刚确定,建筑队依然找的是老罗村里的人。

因为他们多次找老罗村里的人干活。现在这些村里人组成了一个比较专业的泥瓦匠队伍。在北城这里接单干活。

可别小看泥瓦匠。

现在北城到处搞建设,泥瓦匠的收入分分钟比摆摊儿的要赚不少。

找到人后,自然就要开始干活了。

房子需要先推到,再清理建筑垃圾。然后打地基,再盖三层小楼。

没错,最后夫妻两商量过后,还是决定一步到位,直接盖三层小楼。

何玉燕就是在看工人干活的时候,发现董建设跟孙筱柔在附近找房子的。

果然,他们看中了商业街,显然不会放弃。

等房子推到,建筑垃圾清理完后。孙筱柔他们就找到房子了。

房子距离何玉燕的店铺并不远,大概隔了三家店铺的样子。地理位置没有她的店铺好。但胜在面积大。

从孙筱柔他们看房子的时候,何玉燕就知道他们也打算盖三层小楼。而且每一层楼的功能区域划分都跟后世的大型珠宝展览厅很像。

这种来势汹汹的架势,显然是要下好大一盘棋。

确定他们买下那个店铺后,何玉燕回到家里,就跟顾立冬提了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