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人死恨犹存(第2/3页)

传说獬豸智慧过人,怒目圆睁,可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象征勇猛与公正。

张彪到了广场,深深看了眼獬豸石像,随后才来到殿外,抱拳朗声道:“卑职张彪,休沐期满,前来领命。”

“进来吧。”

殿内,宽和的声音响起。

张彪也不废话,带着手下进殿。

大殿内,已站了不少人。

六扇门在各州皆有分支衙门,但总堂捕头却有定数,铜牌捕头七十二人,银牌捕头三十六人,寓意天罡地煞。

金牌神捕,则有十二人,寓意十二元辰,乃六扇门招牌,个个都名震江湖。

当然,总堂的人资历足够,会被派往各州办差,也是晋升必要条件。

像张彪,若要晋升银牌捕头,免不了要外出,办成几件大案才行。

因此,殿内仅有不到一半的人,而且金牌捕头都不在场。

大殿内,此时气氛有些凝重。

郭安扫视了一圈,沉声道:“杀生教,乃我大梁心腹大患,本座得到确切消息,他们已秘密潜入玉京城。”

“此事,本座已派几位神捕秘密调查,但秋灶大祭临近,到时各坊市皆有庙会,皇上也会亲临天水湖与民同乐,若出了乱子,谁都担待不起。”

“夜巡一事,不可懈怠,皇上相召,本座要去宫中一趟,此事由霍锋全权安排,如有违令,军法处置!”

说罢,便起身离开大殿。

与此同时,一名独眼的阴冷男子也走上高台,命人展开硕大的《玉京城舆图》,沉声开口道:

“京城一百零八坊,留在总坛的四十多名铜牌捕头,二十人为一班,每人要负责五座坊市,三日一轮换……”

张彪面无表情,望着台上。

此人便是霍锋,号称独眼神枪,乃银牌捕头中资历最深者,办过不少大案,在公门中名声显赫。

他父亲勾魂神捕死后,金牌神捕的位子便一直空了下来,霍锋便是最有力争夺者。

夜巡可不是个好差事。

银牌捕头,已是六扇门中层,几乎各个手上都有一堆案子,因此夜巡的任务,全交给了铜牌捕头。

说白了,就是累活。

随着霍锋一个个安排,终于点到了他的名字。

“张彪!”

“卑职在!”

“你家住安贞坊,周围的澄膳、昭国、大业、兰陵四坊,便一并管起来。”

“那里有几个道观寺院,有不少江湖僧道挂单,找个机会摸清底细……”

“卑职领命!”

一趟晨会,整整持续了半个时辰。

散会后,张彪本欲离开,却见王捕头几步走上前来,与他通行低声道:“彪子,不会生王叔的气了吧?”

张彪摇头道:“王叔你是为我好,怎会责怪。”

“这就对了嘛。”

王捕头满意地点了点头,感叹道:“人啊,要知足常乐,活一辈子,平平安安便是福。”

“老夫在这玉京城几十年,看多了起高楼、宴宾客,更看多了家破人亡,装糊涂才能活得久。”

“你莫看他李府如今得势,但都是无根之萍,皇上一言可令其兴,一言也可令其家破人亡。”

“李府惹得人多了,你看哪个会出头,都是暂避锋芒,出事那天,便是墙倒万人踩!到时出气也不迟。”

张彪面色平静道:“王叔放心,我真的已经想通了。”

王捕头点头道,“想通就好。”

“还有,过段时间我那小孙子满月,你婶子千叮咛万嘱咐,家宴你必须去!”

“那当然,恭喜王叔。”

“记住啊,小心你婶子抽你!”

说话间,二人已出了六扇门。

王捕头心情不错,哈哈一笑,背手旋转着武器铁扇,摇头晃脑低声哼唱道道:“我本是草芦一闲人,日暮东归钓江雪……”

看着那远去的矮胖身影,张彪沉默了一下,叮嘱铁、王二人晚上汇合,便朝着安贞坊走去。

……

回到家中,已过了晌午。

张彪依旧是熬制汤药,运功炼化。

从土湾村回来后,或许是在灵界消耗过盛,破而后立,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进度又加快不少。

原本一份汤药,可用两三日。

而如今,一天都不够用。

秋雨中刀光闪烁,他浑身气血沸腾,皮肤通红,好似有股力量正在酝酿,许久才渐渐平息。

不知不觉,天色变暗。

远处,地面寒霜凝结,那双脚印也愈发明显,在雨中一动不动。

张彪心中已有所猜测。

鬼物形成后,会因执念保留一些意识,所以在灵界时,吴阿婆即便跟着他,也没有太多恶意,甚至会帮忙指路。

但这仅存的意识,也存在不了多久,就像现在,他已能明显感觉到,背后冰凉感更强,甚至带着少许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