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让人说不出话的报告,天堂的喜悦以及没落的结局(第3/4页)

台上讲的这么精细,他当然听得明白。

“你当我是傻子吗?我当然听得懂。”

“我当然知道没有问题。”

“不用特别来问我……”雷尼尔咬牙切齿的念叨着,都感觉自己是丢了面子,又感觉好像因为他是那种差生,因为他一个人拉慢了整个报告的进度。

可王浩并没有提他的名字,只是朝着这个方向问而已。

王浩很享受这个过程,他倒不是针对雷尼尔,因为被邱成文提醒,国外两个团队不会让他的报告轻易通过,自然要多问上几句,否则没听懂,再站起来提问又会耽误时间,还不如慢慢的做讲解,让他们都说不出话来。

同时,他也很享受讲解的过程。

【任务一,灵感值+1。】

【任务一,灵感值+1。】

两点了!

虽然灵感值只有可怜的两点,但考虑是NS方程,s+难度级别的研究,只要能有灵感增加就已经很不错了。

王浩也感觉慢慢的讲解,脑中获得的知识基础会更多。

台下都是数学家、物理学家,他们想提供真正的灵感不容易,但却能提供大量的知识,而在基础上来说,他其实还是有缺失的。

雷尼尔就感觉很郁闷了,他赶紧看向了布罗恩,用眼神连续不断的示意,“你赶紧说话啊,提问啊!”

“不是说好的,认真听,要找出问题?”

布罗恩确实在认真听,甚至比其他人更要认真,他完全弄懂了王浩所说的内容,正因为如此,他根本找不出问题。

一步步慢慢的推导,即便内容非常的有难度,但是对于他来说,就感觉像是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还要写出步骤一样。

这,还怎么找问题?

难道去问一元一次方程为什么这样求解吗?

布罗恩可不想站起来丢人。

另外,讲解速度也太慢了,他们要听到什么时候,才能到结尾啊?

其实王浩是有注意时间的,后面数学分析部分有十五页左右,平均一页讲十几分钟,四个小时差不多也够了。

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

一般的数学博士来到现场,也不可能跟上进度。

现场的人之所以感觉进度慢,只是因为他们的数学水平都很高,哪怕是做物理研究,也必须要有很高的数学水平。

有些人说爱因斯坦的数学水平不高,但只是相对于当时最顶级的数学家,他能够根据黎曼几何框架完成广义相对论,显然数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地步。

普通的数学家放在爱因斯坦面前根本不够格。

物理研究要有数学做基础的。

现场的学者们数学水平高才会觉得进度慢,但王浩并没有提高速度的打算,数学的讲解就要一步一步来,才能让其他人说不出话、找不出问题。

很快四个小时过去了。

王浩从两点一直讲到了六点,中途休息时间加在一起只有40分钟左右,下面听的人都感觉很疲惫了。

但每个人还是非常的认真,同时也非常的期待。

马上要到结尾了!

王浩的数学分析可是个巨大的发现,超子衰变信号异常消失,可以联想到很多原因。

湮灭是一种解释,但不是唯一的解释。

这肯定是个大发现。

现在他们就正在见证这个物理学的大发现得到证明。

当然了,也少不了一些人感到绝望,比如,雷尼尔和布罗恩,他们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找不到任何问题。

这说明什么?

这就说明王浩的分析没有问题,他的结论很可能是正确的,而这个结论对于他们来说是巨大的打击。

终于。

王浩完成了最后部分的讲解,他塑造出了三个函数,并在白板上一一画出了函数所对应的图像。

当三个函数放在一个平面图形上时,就能很明显的看到,到某一节点的时候,图像出现了断层,就感觉像是被擦掉一部分一样,突然就没有了。

“这就是我说的,信号消失。”

王浩给台下展示了图像,“大家能看的很清楚了,每一部分的数据对应的衰变信号,都会出现这样的断层,也就代表信号突然消失。”

“这具体说明什么,还需要继续探索。我个人认为,和空间湮灭力有关,当然每个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或许需要一些理论物理学家来解释。”

这就是结尾了。

王浩也不想继续多说下去,他连续喝了好多的水,但是疲惫是无法用水来解决的。

他朝台下微微鞠躬,顿时有好多人鼓起了掌。

接下来连一个提问都没有,因为王浩讲解的非常慢,推倒一步又一步,还不断的问‘懂了没有’,根本让人说不出话。

这还怎么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