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震惊!西海大学竟然进行内幕交易!(第3/4页)

双元素,肯定是最简单的。

所以一些团队就开始研究双元素的内容,但他们发现计算还是非常的复杂。

当然,只要是能够做计算,复杂一些也没什么关系。

之前斯坦福大学专门组建了团队来研究扩大超导定律涵盖范围,但他们只刚组建团队,甚至经费都还没有筹集好,王浩就已经完成了研究。

现在他们的团队恰好一起研究王浩的成果,他们的研究速度也是最快的,只用了四天时间就验证了一种氧化金属材料。

他们进行了超导临界温度的测试,证明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非常相似,差别只在0.1K范围内。

这个结果已经能说明问题了。

斯坦福大学团队负责人,布鲁克斯教授针对验证结果接受了采访,“我们做了一个验证,证明误差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为误差不一定是在计算上,也可能是在实验上。”

“这个研究是否正确,我们还不敢百分百确定,但在双元素上基本是准确的,那么拓展到三元素,四元素,或者更多的元素也可能是准确的。”

“因为研究非常的复杂,我们并没有办法直接做判断。”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成果已经无限接近于破解了超导机制,我们整个团队都非常惊讶,那仿佛是破解了宇宙的奥秘,破解了神灵的奥秘。”

“只可惜,计算方式非常复杂,只是双元素的计算,我们整个团队也花费了四天时间。”

“元素数量的增加,计算复杂度是爆炸式增加的,我说的爆炸并不是平方,也许是立方、4次方甚至更多次。”

“我们初步判定,最简单的三元素组合,也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

“除非未来计算方式能够进行大规模的I简化,否则四元素的组合,几乎是不可能计算出来的。”

布鲁克斯说着满脸都写着遗憾。

因为只是能计算出双元素的超导临界温度,而双元素超导临界温度是很低的,基本不太可能实现高温超导,也就是不太可能超过30K。

很快。

鹰国牛津大学的专家辛德勒·詹姆斯,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们也同样判定了一个双元组合的正确性。

辛德勒·詹姆斯肯定了研究成果,也和布鲁克斯一样惊叹了好几句,随后说起了计算问题,“有关元素组合的超导临界温度计算,主要用到的是代数几何和数学分析的方法。”

“针对这个研究,我相信未来能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简化,但依旧需要精通代数几何的数学家才能完成。”

“其实就像是解一个方程,只需要用代入数值法就可以进行计算,只是计算过程非常的复杂。”

“我认为这个研究最重要的有两点,在应用上来说,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超导临界温度的奥秘。”

“而在学术上来说,他把代数几何、拓扑学以及物理联系在一起。”

“尤其是代数几何。”

“数学界的普遍认知,代数几何是纯数学,和应用几乎不存在关联。”

“这个研究之后,代数几何可能会成为应用数学,它大大提升了代数几何的地位,未来进行超导材料的研究,肯定需要大量的代数几何专家。”

……

国内的反应和国外稍稍有些区别。

国内对于王浩是绝对信任的,而且王浩论文发表之前就已经提交过,并且已经得到了实验验证,就根本不需要再去做验证。

国内的舆论还是以惊叹和振奋为主,同时,各个高校的反应倒是有些奇怪。

他们感觉不对劲了。

好多国内的学者研究王浩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双元素的超导临界温度计算,就发现必须要代数几何领域的人才。

因为研究中牵扯很多代数几何领域的内容,即便是未来给研究内容做简化,也肯定需要代数几何领域的专家才能够完成。

众多高校忽然想到了西海大学。

之前西海大学大量招聘代数几何的人才,他们还以为是为了营造代数几何的科研环境,为比尔卡尔去西海大学做铺垫。

现在他们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西海大学哪里是做什么铺垫,他们纯粹是因为有第一手的信息,才马上招聘了大量代数几何领域的人才。

代数几何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领域,人才都集中在几个头部的高校。

比如首都大学、水木大学、东港大学等。

这些高校几乎都有代数几何领域的人才被挖走。

现在看到王浩发表出来的成果,他们都有一种骂娘的冲动。

比如,高振明。

之前他担心自己的优秀弟子张鹤,因为无法留在首都大学工作,很可能未来会放弃代数几何的研究,然后他就建议张鹤去了西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