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裁判员还没有开枪,就有人已经跑到终点了?(第4/5页)

王浩都感觉是被‘收买’了,但是他根本说不出拒绝的话。

其实领导确定给王浩股份也是有考虑的,因为王浩实在是太重要了,他一个人能顶得上千千万万的科研人员。

另外,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超导材料研究中心,未来的研发则离不开王浩给予的理论支持。

王浩的研究方向有很多。

如果他的研究重心偏向于超导,就可能会给新企业带来巨大的提升,换句话说,新企业的发展和王浩有直接联系。

如何才能让王浩用心去做研究呢?

股份!

王浩拥有了企业的股份,就肯定会更专注于技术研究。

赤果果的金钱诱惑……

……

王浩被金钱击倒了。

他美滋滋的回到了西海大学,想到自己能获得一个点的股份,心里的喜悦根本就绷不住。

等回到了西海大学以后,他依旧是平静的生活,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梅森数实验室,思考接下来研究思路的同时,也顺便关心一下实验室的项目、指导一下学生。

这天有个好消息。

邱会安完成了勒让德猜想证明的论文,王浩作为导师、通讯作者,则帮助他把论文投稿给了《数学学报》。

王浩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自然和邱会安自己投稿不一样。

《数学学报》的编辑,一看到稿件带有王浩的名字,直接就通过了一审,进入到同行评审的二审环节。

王浩心里也为邱会安感到高兴。

在完成了这项研究后,邱会安可以说是‘出师’了,勒让德猜想不是什么重大猜想,但也可以说是‘数论领域的中等级别猜想’,依靠这一项成果,放到国外都可以跨级拿到博士学位。

国内是没有这个政策的,但勒让德猜想作为硕士论文,甚至可以特别放到数学会拿到一个钟家庆数学奖。

同时,也足以让邱会安在国内任何一所高校,提前拿到一个副教授职位,他走出去也会说上一句‘数论专家’。

王浩感受到一种学生成才的特殊成就感。

他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像是邱会安一样优秀,很可惜,优秀的学生总是属于少数。

到现在,许杰依旧没有找到方向。

许杰知道邱会安完成了勒让德猜想的证明,就感觉更加失落了,他还特别来找王浩询问自己的方向。

王浩犹豫着问道,“许杰啊,如果你只是想硕士毕业,随便找个方向就可以吧?”

虽然许杰的数学水平是学生中最差的,但也只是对比陈蒙檬、邱会安等人,实际上,对比其他的学生,许杰还是非常优秀的,完成一篇普通的硕士论文,对许杰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显然。

许杰对比的对象就是邱会安,最差也是陈蒙檬,他希望能完成更好的论文,最低要求也是发表一篇专业的SCI。

“要不这样……”

王浩想到了一个主意,“你去跟着张志强老师一起做研究?”

“张老师?”许杰有些不明白。

王浩道,“如果是纯数学的研究,你在这方面确实要差一些,但做数学计算机的研究,就不一定了。”

“数学计算机……”

许杰念叨着有些犹豫,他自然知道王浩是什么意思,心里感觉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王浩的意思就是说他在纯数学的研究上比不上其他人,就可以考虑数学计算机的方向,比如,罗大勇的复杂性理论,就属于数学计算机方向。

张志强的研究偏向于计算机,但也有一些数学的内容,只不过运用的相对比较少而已。

现在许杰的数学能力都不比张志强差,那么做数学计算机方向的研究,未来很可能会超过张志强。

许杰走出了办公室,心里稍稍有些落寞。

现在他已经认识到,自己做纯数学的研究,确实是比不上其他人,可心里还是很不甘心。

但现实就是如此。

他知道自己接受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王浩和许杰说完了方向问题,就去旁边办公室找了张志强,但不是为了许杰的问题,而是说一下发奖金的事情。

航天局项目已经结束了。

项目资金有大笔的剩余,王浩打算给实验室的人员发一笔奖金。

因为参与项目的人有很多,王浩不可能一一的统计去分配奖金,项目奖金最好还是按劳分配的,繁杂的统计、分配工作,就交给张志强来复杂。

王浩还特别强调了一句,“给你自己也发几万……三万吧。”

“我也有?”

张志强听罢顿时兴奋了。

他没有直接参与到航天局的项目中,但边边角角也做了不少的工作,能拿到三万的奖金,工作也等于没有白干。

王浩不在意道,“三万,不要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