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他们都已经习惯自己是天才了!(第3/4页)

新晋院士,自然也需要有说服力的成果,王浩的研究无疑会给高振明带来压力。

高振明也感受到了压力,他希望能够有领域内更高端的研究,来证明自己‘新晋院士’的含金量,可暂时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中有个首都大学的数学老院士,也看出了高振明的压力,顿时劝慰道,“振明啊,你也别太在意了,那可是王浩,王浩是数学带头人,可不仅仅是代数几何。”

“他在好几个领域都有最顶尖的研究,也没什么大不了,其他人不会说什么。”

“另外,霍奇猜想哪有那么好完成的?”

“即便是半拓扑,是弱化霍奇猜想,没有个十年、八年,想完全是根本不可能的。”

“甚至说,一辈子能完成就不错了,当然,王浩……很难说,但是,还没有结果的事情,你去想也没用。”

“也对。”

高振明认可的点了点头,同时也意识到评上院士,似乎不都是好事情。

比如,肩膀上的压力更大了。

在之前,他根本不觉得王浩的新研究,能和自己扯上什么关系,而现在则是总想着,真正成为‘学术带头人’,争取能做国内代数几何的第一人。

……

王浩回到了西海大学。

在路上的时候,他已经确定了短期内的研究方向,就是要完成弱化霍奇猜想的内容。

只有完成了弱化霍奇猜想的内容,能够对于缺口问题,进行对应的代数表达,才能够完成CA005半拓扑微观形态的塑造。

所以他干脆建立了研究任务——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半拓扑与代数表达(难度:S)。】

【灵感值:0。】

虽然任务才只是刚刚建立,但王浩认为很快就能够完成,因为他们在相关的研究上已经有了突破,只需要再继续认真研究,就可以增加很多的灵感值。

等回到了西海大学以后,自然少不了一大堆恭喜的声音。

王浩也参加了学校给他安排的庆祝会,和一群人高兴的庆祝自己晋升为院士。

在完成了庆祝以后,王浩就全心重新投入到了研究中,和比尔卡尔、林伯涵一起继续着研究。

很快。

罗大勇也加入进来。

王浩把罗大勇拉进来的主要原因就是,需要罗大勇帮忙梳理半拓扑微观形态的数学表达逻辑。

半拓扑微观形态实在太过复杂。

他们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好多的研究内容出现了重复性以及因果逻辑性问题,要梳理清楚是非常困难的。

罗大勇的帮助确实很大,他做过专业性的工作,也很快就有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就是半拓扑微观形态的划分问题。

办公室里。

罗大勇很认真的说道,“我根据你们的研究成果,把复杂半拓扑微观形态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个部分就是微观性态的主体部分;第二个部分则是缺口部分。”

“如果做个简单的理解。”罗大勇仔细想了一下说道,“主体部分就是一个主结构的圆、包含大部分体积,能够决定整体性质。”

“物理上来说,可以认为是决定电磁特性。”

“缺口部分,则是对应其他性质,比如,交流重力,我对交流重力没有研究,但也知道一些内容,我觉得可以这么去理解。”

其他人都听的点点头。

罗大勇对于微观形态的划分,可以说很是粗糙,但却把主体关系梳理了出来。

他们可以以此,去掉那些‘没意义’的结果,再抓住主要方向内容进行后续研究。

王浩的收获就更大了。

罗大勇的一席话让他的两个任务都收获了灵感值,而CA005材料的半拓扑微观形态研究,更是提升了‘8’点灵感值。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弱化霍奇猜想也有了巨大进展——

【灵感值:69。】

这个数字就说明,主体方向没有任何问题,差的就只是完善后续内容了。

当然研究还是有难度的,他们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去通过特殊半拓扑形态的代数表达,去联系所有的半拓扑形态表达问题。

也就是用特例去扩展覆盖研究整体。

这个问题显然非常复杂,需要有很好的想法才能解决。

很好的想法……

王浩有点想不出来,每当遇到类似的问题,他都需要找到一些灵感,但是灵感究竟在哪里呢?

“该怎么去联系整体呢?”王浩提出了问题。

几个人苦思冥想。

这时,林伯涵脑中灵光一闪,忽然说道,“王院士,超导定律啊!”

“什么?”

“超导定律!你的超导定律,就是研究了一个方法,代入元素就可以计算临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