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快速旋转的UFO,高磁场实验新发现!(第3/3页)

理论上来说,钢材含氧量降低的时候,杂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也就会让韧性和使用寿命大大提升。

所谓韧性,就像是王基铭形容的,‘用榔头都很难砸出印记’。

一个轴承运转过程中,要长期承受来巨大的偏移力,轴承钢必须有足够的韧性,也就是在各种磕碰、拉拽作用下,形状都不会有任何的变化,所制造的轴承才能有足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武钢生产出了第一批‘特种轴承钢’,一部分用来做检测,另外大部分则运送到了汉实工业。

汉实工业会利用他们的生产线,使用这一批特种轴承钢进行保密生产,制造出反重力飞行器所需要的主轴,制造时间还需要半个月以上。

虽然还需要不断的等待,但预期时间确实大大缩短了。

这就体现出了二号领导的作用,他一开口就让好几个部门协调配合,来共同快速的制造出所需的轴承。

如果没有高层的领导开口,单单是武钢方面也许就会再拖延半个月,他们倒不是故意去拖延,而是要对于钢材进行详细的检测,来确定可以用来生产高端轴承。

因为牵扯到重大保密问题,特种轴承钢从武钢到汉实工业的工厂,也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甚至需要军方协调护送,同时也要注意对周边的影响。

汉实工业方面,也不会第一时间配合,而是要保证常规生产的情况下,抽出时间进行生产制造。

等等。

现在则是大大缩短了制造花费的时间,反重力飞行器研究组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严格监督生产出来的轴承。

王浩等待着主轴制造运送,也关心起了其他的研究。

强湮灭力。

有关强湮灭力的研究,之前也处在一个等待的过程。

他们要着手研究的是,菲利普团队公开的新发现,也就是高磁场让反重力场发生定向偏移。

王浩认为反重力场定向偏移,和边缘区域特性直接相关,可以结合叠加力场展开研究。

所以研究组和高能所进行合作,高能所会提供磁场制造装置,还会帮助建造一个大型的‘高磁场封闭空间’。

后者想要建造出来是需要等待很长时间。

前者,也就是磁场制造装置,已经运送到了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

这个磁场制造装置,看起来也很有震撼力,大概有五米左右的高度,可以半覆盖大型叠加力场装置,安装完成以后,能做到整体覆盖最中心的叠加力场。

高能所派出的技术人员,还对王浩介绍着,“这个装置,我们已经研究很久了,利用的也是超导技术。”

“装置内侧边缘的磁场强度最高,能够达到10T左右,中心位置差不多有6T,只要有足够的电力供应,磁场就一直能维持。”

他说着还感叹一句,“真是很了不起,也只有超导技术,才能持续维持这么高强度的磁场。”

王浩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个装置的中心位置的磁场强度也超过6T,而且磁场是能够持续维持的,确实是相当的了不起。

实际上,持续的高强磁场也只有采用超导技术才能‘经济’的制造出来。

普通强电流,也可以制造高强度磁场,但相对就不那么‘经济’了,不管是装置本身的成本,还是电力耗损,都是非常惊人的。

因为制造叠加力场的技术已经稳定,对装置进行测试就直接进入到实验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同时开启叠加力场装置。

本来以为只是一次装置的测试,开启叠加立场,装置也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打算真正去发现什么。

可结果却非常意外。

在装置测试进行过程中,王浩站在安全室内,就听到耳麦里传来王善庆的喊声,“这一组材料的磁化反应,比上一次数据强的多,甚至超出了两倍,达到了1.7T!”

王浩马上问道,“会不会是高磁场环境的影响?”

“不会。”

王善庆肯定道,“普通金属离开高磁场环境,就不会再受到影响,自身更不会被磁化,所以我断定……”

“一定是叠加力场边缘,产生了某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