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到底谁才是核物理专家?(第3/3页)

王浩首先站起来发言,他总结道,“从核所的常规实验,对比F射线的点火方式。我认为,爆炸预计会比常规反应速度快五倍以上,也就是反应时间缩短五倍以上。”

这句话说出来,顿时引起了会议室的讨论。

五倍,听起来有些太高了。

贾树民马上问了一句,“如果反应时间快五倍,爆炸就会更加的激烈,具体……”

他说着听了一下。

这时候,就听到王浩继续道,“正常来说,会掀起超过三十米的沙浪,爆炸波及反应覆盖超过三百米,并会引起这里,也就是五公里外的地面颤动,但幅度并不大。”

“如果距离超过二十公里,就基本上感觉不到了。”

“这是数据分析结果。”

“反应速度更快,但反应会更加的充分,总和爆发的能量会相对强一些……”

“爆炸会释放出……”

“到时候,距离五公里,可能会看到……”

“我认为……”

王浩连续说了十几分钟,有的是直接的数据,有的是对于实验现象的预计,最后提醒了下安全措施以后,才喝口水坐了下来。

之后等了好半天,会场也没有人再开口,他有些奇怪的看向了贾树民,开口提醒道,“贾院士,您来说几句?”

贾树民张了张嘴,低头看了下手里的东西,有些尴尬的扭头看向段建书,“建书,要不你说说?”

段建书同样表情尴尬,他犹豫了好半天,干脆看向了蒋学文,“蒋教授?”

“咳咳……”

蒋学文用力扯扯嘴角,开口道,“王院士,要不,就到这里吧?”

“啊?好好~~”

王浩有些莫名其妙的收拾起东西。

核物理所的三个负责人,贾树民、段建书以及蒋学文则一起看过来,脸上的表情满是哀怨,刚才王浩一口气把所有东西都说了,甚至细化到‘实验具体会发生什么’、‘爆炸会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震动级别’的程度。

这比他们准备的内容细节太多了。

他们,还能说什么?

在听了王浩的总结以后,他们都感觉像是已经完成了实验,正在做的是实验总结报告,而不是进行实验准备。

问题是,到底谁是核物理专家?谁对核反应、核爆炸更了解?

怎么感觉王浩比他们更专业?

等会议结束以后,蒋学文找上了何毅,边走边问道,“你们平时实验前,王院士都是这样吗?”

“怎么了?”

何毅有些不明所以,满心疑惑的道,“难道你们不是?”

“我们……也是。”

蒋学文扯着嘴角回答了一句,随后小声嘟囔了两个字,“麻蛋~~”

要是每一次实验,都能有这么精细的分析预测,别说是核裂变反应堆的研究,可控核聚变装置都能造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