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变异元素代表科技的未来,王浩:这确实值得研究啊!(第3/4页)

其他人都跟着点点头。

“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出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变异元素,并且确定变异元素含量数值,才能够给出明确的定义。”王浩说道。

何毅用力咧咧嘴,说了一句,“增加湮灭力场的强度?”他是专门负责实验的,自然知道增加湮灭力场强度有多难,可以说现在他们制造的湮灭力场,已经达到所能制造的极限了。

如果再去提升湮灭力场强度,就需要从头到尾的制造新设备,外加高强度螺旋磁场,需要的经费肯定是百亿来计算,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也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

王浩当然也清楚这一点,他还是说道,“何教授,接下来就是多做实验,以各种单元素物质为材料,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更多的检测。”

“没问题。”

何毅很认真的点头。

王浩有个想法和恩波利·库博相同,就是变异元素肯定不止铁元素,其他元素也肯定会出现变异,只不过含量非常非常微弱,根本就无法进行分离、提取。

他们一起进行了研究分析,也各自说明了看法,后来发现还是要进行实验。

如果不能在实验中发现新的变异元素,研究就可能因此停滞不前,就只能等待新的设备制造出来,继续增强湮灭力场的强度。

……

很快。

时间又过了两周。

这天有几个材料专家一起来了西海,他们就是为了变异铁元素而来。

其中包括航空材料院的专家,也包括武钢、金刚集团的钢铁专家,因为牵扯到的是变异铁元素,武钢、金刚都是钢铁企业,也能够在变异铁元素的研究上给出意见,他们的想法是,希望能分到一点变异铁元素,来做钢材合金相关的研究。

当然了。

现在变异铁元素的制造提取非常困难,去做钢材合金的研究实在是有些太过奢侈了。

好在两家钢铁集团都非常有诚意,他们是需要为未来做打算的,也准备拿出一大笔资金,支持变异铁元素分离研究。

变异铁元素的主研方向是超导特性,几个专家就去了超导材料研究中心,在邓焕山的带领下参观了变异铁基超导材料实验,也看到了变异铁材料。

变异铁材料非常稀少,因为其高昂的价值,被装在封闭的真空玻璃盒里。

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就是一个非常微小的铁球,颜色比常规深一点,外在是什么也看不出来的。

几个专家正在参观的时候,王浩也抽空赶了过来,也等于是老朋友见个面,他见到了丁宗权和曹东明,曹东明是代表航空材料院来的,丁宗权是钢铁专家,自然代表了武钢研究院。

中午的时候,一群人去餐厅吃饭,也就围了个大圆桌。

王浩坐在了中心位置,谈起了变异元素的问题,“虽然没有发表过专门的研究论文,但其实变异元素产生的原理也很简单。”

“我研究过磁化反应,还发表了相关论文,物质磁化反应是因为在强湮灭力的特殊环境下,原子内外受到了更大的湮灭力作用,使得电子向内圈跳转。”

“当湮灭力作用回归常态,电子就会重新跳回原来的位置,也就让物质外在产生了磁化反应,持续一段时间后,电子跳转反应结束,磁化反应也就消失了。”

“这是磁化反应。如果发生一种情况,湮灭力场强度过高,使得电子跳转到内圈特殊的轨道,即便湮灭力强度回归正常,电子也不会再跳回……”

“这就使得出现了变异元素。”

几个材料专家思考着。

曹东明忽然问道,“王院士,我不太了解这些深奥的物质知识。我就试着理解问一下,按照您的研究,铁元素存在电子的特殊轨道,或许有的元素不存在所谓‘特殊的轨道’,是不是就不会产生变异?”

其他人都看向了王浩。

王浩思考着摇头说道,“我也没有答案。现在只发现了变异铁元素,还是材料检测中心的汪辉教授发现的。我们在这方面没有更多的研究。”

“现在我们是希望能找到更多的变异元素,铁元素可以变异,我们都认为,肯定会有其他可以变异的元素,只是因为含量太低无法检测到。”

“这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深入解析其原理。”

丁宗权忽然说道,“王院士,我对于这些微观原理不太懂,说实话,也没什么兴趣。”

其他人都跟着笑了起来,但也能理解丁宗权的话,他们都是材料合金专家,也不需要了解什么微观原理,即便是了解也不会去研究。

丁宗权继续道,“不过有一点我很好奇,你们利用强湮灭力场制造这个变异元素,过程中是否有能量损耗?这就像是我们制造钢材,有的步骤需要过一些磁场,但肯定不仅仅是过磁场,还需要其他手段,才让能让原料产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