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技术公开,王浩被冠以‘伟大’之名!(第3/3页)

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反重力技术研究的门槛。

超导材料工业公司不止是发布信息,还对外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国内外记者都可以来进行采访。

王浩出现在了发布会现场,对于CWF-018进行了说明。

之后还接受了记者采访,被问起‘为什么会公开技术信息’时,他很坦然的说道,“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科学家和科研团队能够去研究反重力技术。”

“现在的反重力技术研究门槛非常高,只有那些有实力的机构和团队才能进行研究,这大大限制了技术进步和发展。”

“我们在发现了CWF-018的特性后,就决定把技术普及开,让那些小型的物理实验室,也可以参与到研究中。”

“湮灭力场是物理学的新方向,湮灭科技是科学发展的新方向,只有更多的科学家参与,才能让新的研究方向有更多的成果。”

“CWF-018只是开始!”

王浩很认真的说道,“我们下一步会继续针对一阶铁的超导特性展开研究,目标是研发出制造强度超过30%反重力场的材料,同样的,我们也会公开相关的技术……”

最后一句话太惊人了。

那些从事湮灭力场研究的学者都知道,30%的反重力强度是个临界线,达到30%强度的场力,叠加在一起就能发现对物质的磁化效应。

如果有‘未达成超导状态’的前提,几台反重力设备叠加在一起,就能制造出强湮灭力场。

那可是强湮灭力场!

现在王浩竟然说,研发目标是制造30%的反重力场,然后还会把技术公开出来?

这……

可能吗!

不管未来怎么样,常温反重力技术已经公开,很多小型的科研机构、物理实验室以及科学家肯定会因此收益。

他们也能参与到反重力的研究中。

一时间,学术界到处都充斥着对王浩的赞誉,再苛责的媒体也不得不在王浩的名字前,加上‘伟大’两个字。

“王浩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

“他主导的湮灭力场研究,蕴含着巨大的科研、经济甚至是战略意义,可他却选择了公开常温反重力技术,让更多的科学家能参与其中。”

“这是对于科学研发的巨大贡献,对人类科学发展的伟大行为。”

“这就是王浩……”

“科学无国界,在他身上得到了明确的体现,他是那种不被国界限制,具有人类主义思维的伟大人物!”

“……”

“有意思的是,一直倡导对待科学具有开放态度的阿迈瑞肯,提出了支持强湮灭力场研究的《格鲁姆湖计划》,却把包括O州在内的其他国家科学家完全排除在外……”

对比,一下子出来了。

……

内华达州,弗吉尼亚城。

在一栋大楼的办公室里,几个顶尖学者们正讨论着一份和技术方向有关的文件,名字叫做《升阶元素合金制造强反重力场的可行性分析》。

有学者持有反对意见。

其中包括阿贡实验室的材料专家乔治·威克斯,他坚定的认为升阶元素合金无法制造强反重力场。

“我们做过好几次实验。”

“一阶铁的导电性能增加,可能会让超导临界温度增大,但一阶铁制造的合金磁化效应并不好。”

“这说明一阶铁对强湮灭力场具有抗性,而这种抗性很可能会影响到湮灭力场的制造。”

“当然,只是简单的推断。”

另外一名学者,费米实验室的罗斯特·布鲁克,则反对说道,“磁化抗性并不能说明什么,一阶铁就是强湮灭力场制造出来的。”

“至于合金……”

“这是一个研究方向,我们可以研究复杂元素化合物,当然可以研究合金……”

这时,伽莫夫·沙普利忽然开口大声道,“不管是化合物、合金,只要和升阶元素有关都要研究。”

“现在我更加确定,我们的主方向是正确的。”

“看看最新的消息!”

他深吸了一口气,“常温反重力!一阶铁竟然制造出支持常温反重力的超导材料!”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无比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