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首都行,新技术大收获,大批量制造一阶铁!(第3/4页)

王浩对于空舰-2还是很关心的,他和军方领导聊了不少相关的内容,之后又和其他人说起了强湮灭力场相关的研究问题。

现在强湮灭力场发生技术,强度上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以现有的基础再想要研究提升非常困难。

“如果使用现有的高压混合材料,强度最多提升0.5,这只是理论上的数据,过程中需要的时间和投入资源都是海量的。”

“所以再去研究有些得不偿失。”

“再想要有大的提升,就必须要从技术原理或基础材料上入手。”

“而一阶元素材料,已经确定不行了。”

王浩对于湮灭力场技术说了很多,也让几个特别赶过来的领导,了解到想知道的信息。

之后就剩下科技部门的领导了。

徐老师和王浩单独聊了起来,他们已经是老熟人了,就说一些日常的话,“听说你最近在研究颗粒性材料技术?去航空材料院也和这个有关吧?有收获吗?”

王浩道,“这次收获不小,最少肯定了我的想法。”

“哦?说说看?”

徐老师顿时来了兴趣。

王浩讲解道,“和我们合作的是曹东明院士和曲贵教授,他们利用磁化铁材料,发现在高温、高压以及高磁环境下,单项搅拌会让一阶铁……”

“这个发现非常重要。”

“从理论上来说,一阶铁的特异性外在表现就是激发磁化,而高磁、高压的影响下……”

“但实际上,实验中并没有相关发现……”

“我认为……”

“乌拉乌拉~~”

徐老师装出一副在听的样子,还不时跟着点下头,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听明白。

他后悔了。

有什么研究成果,知道情况不就好了吗?

为什么还要听解释呢?

当看到王浩喝了一口气,似乎意犹未尽还要继续,徐老师赶忙打断转个话题,“知道上次和阿迈瑞肯那边的谈判吗?”

“听说过,但不知道具体情况。”

“谈崩了。”

徐老师道,“他们是想廉价,甚至成本价购买磁化铁材料,拿出的筹码是高技术产品禁售清单,却还有各种限制。”

“我们提了几项关键被卡脖子的东西,都被拒绝了。”

“从谈判一直到现在,阿迈瑞肯那边,不,应该说是格鲁姆湖计划合作的几个公司,对磁化铁材料的采购订单大幅度下降。”

王浩有些不明白,“他们不买了?”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这个研究计划的资金有限?”徐老师说着自己都笑了。

他摇头继续道,“其实,一阶铁的制造、研究,国内也有很多争论,最主要还是售价。”

“制造太少、太贵了!”

“王院士,你觉得磁化铁材料,是否应该适当降低价格?”

徐老师说的降价是针对国内外的。

磁化铁材料对国外机构正常售卖的价格很高,对国内科研机构的供应价格也不会太便宜。

这是必然的,否则就会出现问题。

实际上,已经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有些科研机构获得了磁化铁材料,就通过一些私下渠道转售到国外,来获取可观的利润。

类似的事情,只要查到就是大问题。

现在已经有了一次发现,没发现的可能还有很多,人类总会为巨大的利润铤而走险。

王浩想了一下,犹豫着,“磁化铁材料的售价……不应该问我吧?”

徐老师道,“我是想听听你的意见,在一阶铁相关的研发以及未来的应用上。这就是直接问题了。”

“你应该也知道,一阶铁有很多争议。”

“因为太贵,现在贵,未来也贵。你们的研究报告上说,即便是强湮灭力场再提升,一阶铁含量也不会有很大增长,对吧?”

“这个含量,即便磁化铁材料是零成本、零售价,未来也只能应用在最最高端的科技领域,就让很多方向的研究失去了意义。”

这就是争议点。

一阶铁实在是太贵了,每千克高达几十、上百亿美元,即便提取技术有提升、磁化铁材料降价到零,每千克也必定超过十万美元,一吨就是一亿美元,比黄金还要贵上一倍。

如此昂贵的材料,不可能实现大范围引用。

徐老师满心感叹的说完,抬起头就发现王浩正满脸不解的看向自己,他用手摸了摸脸颊,问道,“怎么了?”

王浩疑惑问道,“徐老师,我刚才已经说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您为什么还要问?”

“啊?”

徐老师半张着嘴愣住了。

他仔细回忆了好半天,依旧没想到王浩什么时候说过有关一阶铁售价的问题。

他试探性的说道,“你再重复一下?可能我刚才没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