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具有现实意义的常温、常压超导金属材料!(第2/3页)

他赶紧摇了摇头,回归正题问道,“我听说,五星大楼之所以决定全力支持研发F射线,是因为F射线能穿透空舰飞碟的隐形护罩,也就是强湮灭力场,你觉得可行吗?”

科罗特·詹姆斯点头道,“从理论上是可行的,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常规湮灭力场环境,F射线能够覆盖很远。”

“但是,具体还要看实验。”

“也对~~”

……

另一边,王浩和何毅也在说着相关问题。

自从F射线技术被曝光后,舆论上就有很多相关的讨论,空舰飞碟的灵活性很高,再加上四万米以上的高度,常规武器手段很难打击到。

F射线是一种很直接的方式。

光速瞬间打击、高度也能轻松够得上,问题就在于,F射线是否能穿透空舰的隐形护罩。

“理论上是可行的。”

王浩道,“具体还是要看F射线以及隐形护罩的强度。”

“我们从湮灭力场的角度来分析,激发最弱化的F射线,强度倍率大概在五左右,也就是比常规环境高五倍。”

“那么想要穿透五倍的湮灭力场,就需要25倍率的F射线,否则就会瞬间融合在一起。”

“实际上,还要低一些。”

“想要对空舰造成影响,不一定是穿透,只是让隐形护罩向内延伸一米左右,就足够接触外层电路系统了。”

“所以,15倍率以上都是非常危险的。”

何毅听罢点头道,“15倍率,也很高了,现在也只能以核聚变中心装置才能制造出来。”

王浩道,“所以也不用担心,湮灭力场方向是个体系化的系统,有底层技术支持才能释放更强的F射线,而他们……”

“暂时方向是错误的。”

“这就能放心了。”何毅轻呼一口气。

王浩笑道,“你跟着担心什么?我们就只是做研发,这些事情要其他人考虑。现在我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当前的研究。”

他们的研究就是,以CWF-043颗粒性材料为基础,制造出强度更高的湮灭力场。

之前他们所用的材料是CWF-041颗粒性材料。

CWF-041可以算是常规材料,已经能够大规模生产,而CWF-043更加的复杂,暂时也只能实验室制造。

常态的CWF-043就能制造出7.43倍率的湮灭力场。

这还不是最高值。

实验组一直申请CWF-043颗粒性材料,直到现在才差不多制造完成,有足够多的材料支持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实验。

实验组上下已经很迫切了。

现在他们的工作就是继续论证,其实大部分认证已经完成了,也通过常态CWF-043制造了高强度的湮灭力场,继续论证的目的就是让实验效果更好。

主要还是因为,CWF-043材料太珍贵了。

CWF-043不仅制造过程复杂,颗粒性材料制造也很复杂,材料含有一阶锂元素,熔点并不高,而且性态比较柔软,颗粒性材料制造过程中只要出现一点差错,就会让大量颗粒产生变形。

那就等于是失败了。

另外,CWF-043的化学性质活跃,导致很多工序需要真空环境。

这些都是成本高、制造困难的原因。

为了下一步的实验研究,王浩不止让何毅来了湮灭力场实验组,还特别召回了向乾生。

此外,还把F射线组的刘云利召了过来。

几个实验组的元老级人员,再加上军方科技部门、高能所、航空材料员、核物理所的专家学者,湮灭力场实验组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参与实验的人员规模也是非常庞大的。

准确的来说,各级研究员数量就超过五十。

每一次论证会议都成了大型会议,每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都会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

王浩可不嫌弃参与的人多,研究员的人数越多,提供的正确思路就越多,也就能够让研究设计更加完善。

为了准备新一次实验,湮灭力场实验组上下都忙碌起来。

这还是有影响的。

向乾生是核聚变工程项目组实验负责人,他被王浩召回到湮灭力场实验组,就直接影响了核聚变项目组的实验进度。

向乾生不是说不可替代,但其他人都不敢指挥实验。

那可是核聚变中心装置的实验,中途出现一点点差错,也许都会带来巨大的问题。

汤建军、王烨都有些心里发怵。

他们毕竟不是专业从事湮灭力场研究,对装置内外的理论、设计逻辑,还有很多搞不懂的地方。

所以他们只能决定延缓实验,等向乾生回来继续主持工作。

王烨就忍不住抱怨一句,“王院士做什么研究?连向教授都被召过去了,我们的实验只能推迟……”

汤建军摇头道,“我也不清楚,可能和湮灭力场有关吧,但其实也挺好的,过去一段时间,项目组上下精神紧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