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官怒、造势(第4/4页)

“另外,朕也不觉得毛语文会无故抓捕詹秀山,这里头是有蹊跷的。这句话你原原本本的告诉他。其他的朕不管,查出什么人,朕都不怪他。”

严嵩有些惊诧于皇帝的话,什么叫查出什么人都不怪他?这不就是变相鼓励赵慎将此事闹得越大越好吗?否则莫名其妙开这个大口子干嘛?

皇帝可是金口啊,这种略显‘不负责任’的话,肯定是别有用心才讲出来,不然如何配得上‘明君’之名。

现如今谁不知晓这位皇帝的能耐,所以严嵩是不会去怀疑明君二字的。

“微臣明白,不管是前因还是后果,陛下就是要八个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是,你还是聪明的。”

“也是陛下调教的好。”

……

……

赵慎租住的院落里。又是他和严嵩两人。

皇帝的话,严嵩已经传达了。

赵慎对京师确实陌生,朝堂上忽然爆发这样的争端其实他们这些刚入京的人看了是有些懵的。

而且按照今天这个规模看,要说单纯是巧合发展成这个局面也不太可能。可问题在于,仅仅察觉出不对是没有用的,要看明白局势。

只有这样才能判断出怎样对自己有利。

“……这么说来,我倒是也有些运气,这世上的事也真是奇妙,本来都以为朝中无人是一件坏事,没想到还有其好的一面。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严嵩问:“老师想怎么做?”

“如之前一般做,查明真相,还事实于陛下。”

严嵩尊敬赵慎是老师,所以很多话说的很克制,但有些话是不得不说。

“老师,恕学生无礼。老师真的觉得,此次得了刑部侍郎衔,是运气?”

赵慎眼神一闪,自己这个意外得来的学生似乎也挺有心计。

“说来听听。”

“学生与陛下相处月余,所接触政务也有几十件。时间短,但是事情不少。学生敢说,当今圣上不是一个屈从于局势的君主,而是一个利用局势的君主。”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一个家底清白的地方官忽然来到京师、接手一件京官争斗的两方相互都要避嫌的大案的这个形势,不是巧合,而是陛下营造出来的。”

这话有点绕。也有点令赵慎深深的吃惊。

严嵩又加了一句解释,“简而言之,老师不是运气好,而是陛下心中指定了你,要你来查办此案,可老师在京师之中并无根基,如何让老师顺理成章的接手呢?这就是个问题。”

“圣旨当然可以直接命令。但是依学生的了解,陛下都是顺势而为,或者用其他前辈经常说的一个词:提前筹谋。这更准确些,因为有些时候没有势,陛下会自己造这个势。”

赵慎心头微颤,“谁……能做到这个程度?”

严嵩很认真的说:“陛下可以。绝对可以。”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件事细想起来其实是有些恐怖了,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可为什么是我?就像你说的,我在京师之中并无根基。”

严嵩低下头,望着茶杯里两道浅浅的水纹:“因为毫无根基,所以老师只能依靠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