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巡抚陕西(第2/2页)

其实王守仁不想加上最后的五个字的,但现实如此,他必须根据实际来制定策略。

继而又解释道:“一言以蔽之,鞑靼若从榆林或是花马池入陕西,我们必定无法一击以制敌,但是陕西各地都有卫所,各地的卫所要不分白天黑夜,轮番侵扰,你啃一块,我啃一块,就能令其损失惨重。”

“中丞怕是有所不知,鞑靼骑兵其势如火,这侵扰一不小心就是一去不回。”

“我大明难道没有骑兵?杨尚义所部就在宁夏镇。这我们知道,鞑靼人更知道。而且榆林西有宁夏,东有大同,所以他必不敢久战,也不敢深追。”

“要是从宁夏再往西入寇呢?”

“他也不敢。”

王守仁直接断定这句话。

“正德二年,朝廷剿套有成,宁夏还要再往西?跑出去那么远,等他再回过头来,巢穴安在?”

总而言之,这是有反击能力和无反击能力的区别,如果还是几年以前,仅仅只是一些步卒、各处边堡还破败不堪,领兵的将官甚至还会畏底不前,那鞑靼自然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可中原王朝一旦回过神来,长城东西绵延近千里,手中还握有骑兵,那就可以采取一些主动的战术。

当然,鞑靼人肯定会避开大明的精锐部队。

这就使得剩下的人心里嘀咕,尤其是榆林卫。

“中丞,宁夏、大同虽近,但整兵再出发来援也需数日之功啊,可鞑靼之兵往往一日能行百里。”

慈不掌兵。

这可不是当初剿匪了。

王守仁是儒将,但他领兵经验十分充足,都到这个节骨眼了,他语气一转,“钟指挥使以为,立功受赏是张口就来的容易之事吗?当年周尚文将军在花马池身中数刀,死战不退,如此也才有后来的平步青云!”

打仗就是要死人的,如果害怕牺牲,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会死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