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圣旨落地(第2/2页)

京杭大运河上除了杭州钞关,还有临清、济宁、徐州、淮安、扬州和浒墅关等。

所以杭州钞关取消,只是开始。

我们后世人都知道,内地设置关卡收税,肯定是伤害商业的。本质上海关也是一种关卡,为了促进贸易,现代国家还不是互相约定减税?

对于当下的明朝来说,钞关并不能说完全的坏,毕竟它还是带来一定收入的,而且针对商人课税本来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但问题就在于,完全的管理不善导致地方官员巧立名目,增加各种苛捐杂税,造成了商人的负担大大增加,而这个地方完全成为了贪官的温床。

不管上面的规矩怎么定,下面的人就是乱收钱。尤其京杭运河一路北上,过个关交个钱,做一趟生意能挣几个钱?

朱厚照是觉得反正朝廷收不到这些银子,干脆取消了算了。

章黎则是想把这个举动作为一种标志性的事件,来鼓励浙江的商人更多的出海。

所以今日的巡抚衙门是济济一堂,官员代表,商人代表全都来了。

开海以后,因为丝绸和瓷器的大量出海,已经开始在浙北区域形成了一些具有特色的‘产业区域’,这个词用到大明还真是头一回。

不过事实确实如此,至于道理也不深刻,仅仅就是赚钱而已。

与此同时,杭州城里也有各种各样的织布作坊应运而生,他们收桑农的蚕丝,雇织机的工人,一条从原材料到加工再到出口的产业链已经完全成形。

以依附于梅可甲的大明南洋公司为主的几个商家,都已经是拥有上千织机的大商人了!

章黎代表的是远在京师的皇帝,他对今天的来客宣布,“自朝廷开海以后,每年数百万两的海贸银已经成为朝廷最重要的国库来源之一,朝中上下也都认识到开海、贸易对于大明的重要性。本官新任浙江巡抚,被嘱咐的首要职责,同样是要维护好海贸逐渐向好的大局,这是圣上的旨意!不仅如此,朝廷还准备筹建水师,用以保护我大明商人的商路安全!所以各位尽可放心,往后大明与海外的贸易只会日益繁盛,各位也会有赚不完的银子,还有,还有……陛下也曾嘱咐过本官,有一句话要带给浙江的商人。”

这句话是用写的,章黎双臂一张,两边大字条幅落下,是一句白话文:不管你们把商船开到哪里,大明永远都是你坚强的后盾!

商人们大概这辈子也没感受到朝廷对他们有这样的重视,反而全是陌生感。

“陛下,真的要保护我等?”

人们将目光投向梅可甲,毕竟这是老熟人,章黎刚刚才来,都不了解。

梅可甲也是点头,“此事千真万确。陛下说,大明的商人也是大明百姓,只要遵纪守法,不做危害朝廷之事,凭什么不保护?”

其实出海做生意,倭寇、海盗还确实是个问题,如果朝廷真的有意要筹建水师,商人肯定是举双手欢迎。

“原本朝廷在福建泉州也有水师,不过船小人少。但自今年开始,大明就要开始建造两千料大船了。”

章黎点头,必须得这样,这官当起来才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