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龙颜大怒(第2/2页)

朕这一路走来一路想。老祖宗优待了士绅,朕这十年还优待了富商,士绅富商享尽天下繁荣富庶,但大明朝国库的银子可是老百姓一块一块碎银锭凑起来的。”

这话说出来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天子又动什么心思。国家厚养读书人,这有什么问题。

“陛下之意,是要给百姓再降赋减税吗?”

“不,”皇帝摆摆手,“朕是想到刚登基那会儿,朝廷的国库还不如今日丰盈,而几番改革下来,总算见了成效,但难道诸位爱卿没有发现,我大明朝土地兼并之病,已病入骨髓,侵占、买卖、投献,每一个人都在通过各种法子来规避朝廷的赋税。

尤其是近几年,海禁开驰以后,江南富户大大增加,有了钱,就可以供自家子弟读书,读了书有了功名,那便是既有钱,又有功名,然后还可以不交税。”

有一份奏疏在朱厚照的怀里已经揣了两个月了。

那是浙江布政使姜雍所呈。

其中内容让他忧心不已。

历史的演进,从来都是动态调整的,这个时候的大明已经不是朱厚照记忆中的那个大明了。

海量的白银流入,对江南一地的冲击极为巨大。而国人发了财就是喜欢置办田产。现在多出了许多有钱人,那又该是怎样的景象?

没有专门的人去调查过,但想来土地的集中在这几年是大大加速的。

所以他忧心,也因为忧心,他一直在等机会,等着在恰当的时候提出来。

“朕原以为朝廷优待,总算是能让这些人心存感恩,可你们看看,连顾义山都忍不了了,何况于朕?”皇帝忽然语气转重,“地方的官员从来不向朕禀告,也不知他们知道不知道富户、大族一边享着朝廷优待,一边又欺朕百姓。”

砰!

皇帝抓起桌上的两本书,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他们过了线,就不要怪朕不仁义了。”

几个臣子瞬间全部跪下,“陛下息怒。”

……

皇帝心情不佳,很快就把所有人又撵了出来。

尤址去伺候的时候只能挑着好话讲,“陛下消消火,本是来消遣的,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奴婢听闻这尤东家还备了舞曲,再尽一份孝心。”

皇帝怒视了一眼,看得他小腿微颤。

“你派人去侧面打听一下,这个女人究竟要什么。”

尤址不解,“陛下今日已经问了,她不是什么也没开口吗?”

“不开口才是最贵的。朕看他们极尽豪奢,说不准胃口也大起来了。”朱厚照的语气变得不客气起来,“若是合情合理,朕自然不会多言语,若是欲壑难填,那就神仙难救。”

按道理来说,人家准备了这么好的地方,即使有什么,那也不应该起这样大的杀意。

没错,从做人上来说,是这样的。

但从做皇帝的角度来说,却不能这样,翻脸不认人的事,有的时候不仅要干,而且要干脆利落的干。

从来也没有一处宅子,就把皇帝的心给收买了这种事。

皇权巍峨在上,高大刺眼,实际上都是血反射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