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新一代的霸臣(第2/2页)

“这!”

所有人傻了眼,没想到皇帝决心到这种地步。

朱厚照才不会留着他们在宫里长跪呢,王炳的事情给他一个警醒,这帮人平时看着嘴挺利索,脑子也很精明,但毕竟岁数大了,现在这季节天气也冷,万一跪死一两个,那又是他比较被动了。

现在就是争抢‘受害者’的位置。

“不行!我要见陛下,我不走!”

尤址视线一偏,“来啊,把毛尚书抬回工部。毛尚书,您可得可怜可怜这帮侍卫,陛下交代了,出了宫跪在宫门前也不许,你来一趟,他们就得抬你一趟,不容易的。”

说着就开始动手。

几个大汉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么一百多斤的肉给抗了起来。

毛纪急了,“怎可如此?怎可如此!这有辱斯文呐!”

喊是没用的。

“得罪了,毛尚书!”

尤址再回过头来看其他人,他也劝了一句,“陛下如今正恼火,说什么都是无用的。还是别为难咱家这个当奴婢的了,难道真要一个个抬出去?”

朱厚照这个做法和那个万历闹脾气不上朝不是一回事,那老小子是真的铁了心不见大臣,但在他这里,这只是一个手段而已。

以此来让人知道,朝堂上的某些人也有‘霸臣’的作风。

事情传到外面,倒是让很多人大吃一惊。

尤其是没有参加此次朝会的张骢,原本他以为总要有几个人会动动的,当然他没想过杨一清直接‘折’了,但到最后的结局竟然是无人受伤,这就奇怪了。

等到再听下去。

张骢猛得一下怒拍案桌,“欺人太甚!欺人太甚!自古以来哪有这样的忠臣?!哪有这样的朝廷?!天子不能任其心意做自己的事,不答应便要被说有伤圣德,便是刻薄寡恩,这些人眼中还有君臣之别吗?!必须找人参他们一本!杨一清、毛纪之流和当年的霸臣刘大夏有什么不同?!说到底就是逼迫皇上都得听他们的!”

张骢春风得意起来,他立马开始联系那些愿意依附他的,不入人眼的一些小官。小官归小官,只要有上奏疏的权力,那就是一份力量。

这些人看准张骢在此时撞了大运,于是在他将起未起之时迅速抱上大腿。

此外,还不仅仅是霸臣的问题。

还有官官相护。

这也很恶劣。

宫里特意有人主动跑出来告诉他这一点,张骢一下子就明白了,哪怕当时没有发作,但任何一个天子对于官官相护都是极为痛恶的。

臣子联合起来了,哪个君王忍得了?

杨一清和毛纪都已经在君前奏对了,结果言语之间相互打配合,那不再君主面前的时候又该是什么模样?

这个,是很严重的。严重到朱厚照会真正的翻脸。帝王也没什么旧情不旧情,唐太宗最后对魏征多恨?万历最后对张居正又多恨?功劳再大,你真的触动逆鳞,管你什么功劳。

张骢则笑了,此番他虽没有成功入阁,但是杨一清被逼迫到这样的窘境,落下个这样的结局,他的未来已不成问题。

倒是现在这个内阁首揆和工部尚书,虽然坐在自己的官位上,实际上屁股之下已经是熊熊烈火。

事情已经这样,再想其他也无意,张骢亲自交代给几个‘自己人’,授意他们弹劾奏章要具体如何来写。

他以为要从三点来论述。

第一,是礼字。所谓礼,还是君臣之礼那一套,谁是天子?谁是大臣?天子能不能按照自己的本意命令臣下?别的都不提,旁人难道有理由对于皇帝授意张骢之职而生气?并因此而辞职?

礼是根本,第二点,则是参奏他们‘霸臣’的一套做法,这也简单,把以前的事拿来类比,一下子就显现出来。最后则是回到官官相护这一点上。

因为他们是霸臣、因为霸臣之间官官相护,最后竟逼迫的天子没有办法,深藏于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