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抓人上万也要抓(第2/3页)

礼部尚书王华微微叹气,也跟随其后。

他与天子毕竟是多年恩情,事情到这个程度,他还是要站皇帝。

这些事情传到朱厚照的耳朵里,则是轻轻哼了一声,他都当了十多年的皇帝了,他的性情这些聪明早就熟透于心,第一天就该如此的,哪里还需要这样。

不过现在提那些也没有意义,反正从今天开始,再奏清田不利,要缓行或是停止的,朝廷是一概不理。

再奏为此致仕的,那也照允,其他的确也照准,少了这些人下面的省份再推行清田,反而顺利些。

等到王琼来了以后,就让他把这些位置补上,实在缺的那就空着慢慢补,在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中还怕没人做官,朱厚照还真不信这个邪。

总之现在就一句话,清田之事能做的就好好做,不能做的杀了你他娘的也要做。

此令一出,朝堂之上自然满是震惊。

朱厚照在几日后的早朝听政时,还是有不少官员作‘震惊’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

作为皇帝,他将那些奏疏全都摔了回去!

同样是几日后的江南,

清丈之事在动荡之中继续向前,

应天巡抚荆少奎在常州府无锡县领兵进了乡间的富户之家,巡抚本就有军权,调上一卫人马对他而言并非难事。

可惜,兵马到乡里时,那几户人家和家丁一哄而散,早就逃远了。

那也不成。

荆少奎带着常州知府丛长德,压着无锡知县一个一个的报出名单,“遵照朝廷旨意,这些都是逆贼,人虽跑,但要下令全国通缉!名单、籍贯、样貌特征都要一一写明,并在江南各府州县张贴!”

一定要过颠沛流离的生活,那就随他。

没办法,从京师递来的消息越来越坚定,不做这些动作,荆少奎也担心辜负皇帝之托。

苏州府,也人人震动。

苏州知府闵宜勤算是比较干净的了,没有丢他爷爷闵珪的脸,他将城中大户和治下的所有知县诏至衙门宣布,“如今朝廷是铁了心了,本官不管你们后面是什么仰仗,从今日起,把侥幸的心思收一收,各县的测量员就以你们的田为开始,先大后小,按序展开。若是让本官知道有谁暗中阻挠测量员,那便等着定罪入狱吧!”

先前苏州府也有百姓作乱,闵宜勤交代此事之后,即领人下乡追捕,已经没什么可犹豫的了,现在就是冒头一个抓一个。

那为父远遁、千里求助的卓定也掀起了一丝风浪,不过官府在抓捕传播谣言之人,很快他就牵涉其中。

捉到了卓定,苏州柳家也就逃不过了。

正常来讲,这样的抓人,到最后的涉案人数规模甚至可以上万,然而朝廷现在的态度就是上万就上万,抓!

官僚系统再怎么反抗,皇帝几道‘金牌’连下,还有个刘瑾在南京等着收人头,总归还是有些效果的。

柳氏本是苏州望族,家中是有宅院在苏州府城,闹市之地。

眼看官府围宅,路边百姓面带惊恐,躲在官府兵马外边指指点点,“这下遭了大灾祸了,近来大户之家不少有被抓的,估摸着又是牵涉量地的事。”

“原以为那柳通也是个神通广大之人……没想到也没躲过此劫……”

“神通再大,那大过上面?”

……

府里的柳通本人已经是满面的惨色,他的几个夫人和儿子女儿纷纷抱团在哭泣。

卓氏悲剧竟然这么快的落在他的头上,他是真的没想到。

听闻闵宜勤亲自来了,他哆哆嗦嗦的出去迎接,还想着是不是能有回旋的余地,因而见面叩头之后,立马就颤着声音说:“府尊,量……量地之事,柳氏定全力配合,绝不敢从中作梗!还请府尊大人高台贵手,给小人一个机会。小人家中百余口,全赖府尊一句话了,求府尊饶命,饶命啊!”

说到最后,他是连哭带喊,神色俱裂。

闵宜勤是方正之人,他心中不忍,也看不下去,只能转过头去,“柳通,不是本官要如此。实在是此案关乎朝廷清田,且皇上数次责问,哪怕是我自家的儿子,我也不敢隐匿。本官能和你说的是,中丞大人过几日就会到苏州,你仔细交代,如果没有大罪,或可留得性命,若是还要对抗,那被糊里糊涂的砍掉也有可能,总之一切就看你。”

柳通顿时崩溃,“府……府尊,中丞既然未到,那一切尚有可能,柳氏、柳氏从一开始就没有反对过朝廷清田。甚至……甚至小人愿意献出大半田产……”

“闭嘴!”正因闵宜勤是方正之人,所以他听不了这样的话,“朝廷旨意是明确的,你柳家的田自是归你柳家所有,清田不是要夺田,本官更不会私下滥收。至于你说的中丞未至……你当城中没有锦衣卫的吗?你要事早知今日,何必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