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石塘港的海风(第3/3页)

这本就是个小岛,又有个湖泊存在,只要守好陆地上的几个口子,他们就过不来。

总不能坐船来吧?

他们又没有大明海军的运输能力。

而北面的,还是继续和苏莱曼二世媾和。

随着垦荒的持续进行,总有一天,所有的地方都要被拿下来。

这就是种地的民族和经商的民族的不同。

经商的民族就是要几个港口,要你的市场完全敞开怀抱给他。

但种地的一旦遇到好的土地,那是要占领下来,以便持续出稻谷。

暂时和苏莱曼二世保持往来,准备亲自出手平乱——这是最后的计划,

朱凤之下,

人人赞同。

而出兵的公开的理由,自然不是什么利益计算。

而是皇帝说过的那句话。

叛军手中有大明百姓的命,现在明军讨命来了!

既然方向已定,那就开始排兵布阵了。

不过在此之前,张经提出一个问题,他皱着眉头说:“大帅,是不是一定要先告知苏莱曼二世?”

“张侍郎此话何意?”

“若是他那边有叛军的细作呢?”

朱凤是出于习惯性的思考,毕竟他长期在这里,有什么事情大部分都是和吕宋国主互通有无的。

“张侍郎的意思是……”

“我军出兵,是为保护大明百姓,这和苏莱曼二世并无牵扯。此外,我军强而叛军弱,此次出兵并不需要苏莱曼二世从旁协助,而且反倒是省了对他帮倒忙的担忧。再有,陛下曾说过,苏莱曼二世有防备上国的心思……”

朱凤懂了。

就是不打招呼,神兵天降一般的消灭掉叛军。

如此一来也能够震慑苏莱曼二世。

明面上是帮他,但从此之后他就得担心,若是他不老实,明军会不会也给他来这么一遭?

载垚在旁听了心中赞了几句,这张经升官也是比较快的那一类了,看来也的确有几分独到的见解。

按照他的想法,这场仗打下来,一石二鸟,石塘港就能安生不少了。

朱凤紧锁眉头,思量了一下说:“这样似乎也不错。”

其实就是强势了一些。

哪有不和国主打个商量,就直接出兵?

但这次皇帝派来的张经、郑布这些人那都是急着建功立业的主。

郑布提督海军,好几年没战功了,毕竟没对手啊。

张经呢?正德十二年及第,短短八年,皇帝提他当兵部侍郎,这种速度实在吓人,他必须得立个大功,否则在朝堂上是难以立足的。

至于苏莱曼二世,谁还顾得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