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宗室子的新时代(第2/3页)

铸造钱币,一个是轻便、耐用,不能受不了磨损,没用多久就损坏不堪。

另外一个就是要防伪,如果技术过于简单,谁家开个炉子都能造,那这件事是无论如何也搞不成的。

慢工出细活,这件事还是要一点一点来。

顾人仪继续说:“微臣等商量以为,新钱币在大小上还和以往的铜钱相近,形状上为圆形,分正反两面,正面标注面额大小,反面标注年号和年份。”

朱厚照知道,这就有点类似那种嘉靖通宝的味道,属于经典款。

“这样不好,过于简单了。”

“请陛下示下。”

这些图画作得都很精美,上面的字都是一笔一画的正楷,漂亮又有劲道。

“你也知道这些年朕一直在构建民族的概念,文化的塑造体现在方方面面,钱币也是一种文化载体。简单的说,咱们大明造的钱,不可能用上朝鲜人的文字,也不可能用上他们的什么大君,一切都是咱们自己的。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使用的具有标志性的东西多得很,为什么一个都不用呢?”

朱厚照直接拿笔过来圈,“面额、发行银行、年号年份这些都还要有,之后在不同的钱币之上再加上些东西吧,可以是秦皇汉武这样的人物,也可以是泰山这样的景色。”

顾人仪听是听得明白的,但有一点。

“若是要加入这些圣贤明君的话,是不是以我朝列祖列宗为先?”

朱厚照知道他咋想的,

你放前代的帝王,理由很简单,人家圣明。

可这玩意儿就怕深想,比如说,你为啥不放明英宗,你是不是就觉得那家伙比较昏庸?

“一共十二个,也不个个都放帝王,还要纪念一些民族英雄,还有名山大川,帝王最多也就是三两个,你觉得很难选吗?”

顾人仪面色一滞,好吧。

如果这样来说的话,不放自家的几个皇帝确实也可以理解。

一千多年那么多皇帝,你非得把英宗皇帝放上去,人家不会说你忠心耿耿,而是会说你居心不良,你他娘的有意嘲讽!

到时候就要问问你,你到底什么意思。

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朱厚照只想看到成果,“铸币厂筹建得如何?朕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第一批打造出来的钱币?要知道,货币改良的条例定得再漂亮,没有一套像模像样的新钱币,那也是无米之炊啊。”

“陛下放心,臣已经让工部遍寻能工巧匠,若是只咱们自己铸造,左右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让陛下看到新铸好的钱币,不过要是等景旸那边,怕是要晚一些。”

朱厚照大手一挥,“两条腿走路,依托于咱们大明自己的技术,能造的先造,希望不能都寄托在别人身上。另外一方面,若是他们真有什么更好的技术,到时候再要过来不迟。钱币发行,不是一锤子买卖,从第一代开始,到后面有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跟造火炮似的,这技术总是不断改良的。”

“微臣明白,那微臣先将样式修改一番,随后命人加紧开铸。至于这铸币厂,应当也不成问题。少府这些年来对于新厂建立都有了经验,选场地、置厂房、招人工……都已开始了,陛下静候臣的佳音即可。”

朱厚照摸了摸鼻子,“铸币厂的厂长呢,你可有人选?”

这是管钱的大厂长。

若是这个人监守自盗,或是铸造的工艺把得不严,或是发生什么泄密事件,导致民间掌握了这个办法,那影响可大了去了。

看似一个小小的厂长,实际上是丝毫马虎不得。

“用人权柄操之于上,铸币厂的人选,自然还是请陛下圣裁。”

“朕还真有个合适的人选。”

皇帝弯起嘴角笑了起来。

做这件事,忠心不必多提,主要一个是细心,一丝不苟的把桩桩件件的关节都理顺,不能马马虎虎的到处有错。

“裕亲王载壦,你觉得如何?”

顾人仪没有二话,“二殿下天资聪慧、乃是不二人选。”

还有一点,主要老二办事能让朱厚照感觉到他是真的全心全意的要把自己交代的事赶紧落实,说到底两个字,用心。

铸币虽说要稳着来,但一直拖下去也让人着急。

“好,你先去忙。朕随后会有旨意。”

现在他处理国政,大致就是围绕先前提过的几个方面。

老二势头正好,是该用起来。

殖民意识么,老三是还不错,他甚至根本不觉得自己在侵略,反倒觉得自己给人带过去天朝之光。

至于军队本身,那是只有他自己了。

说起来朱厚照也有些惦记了,眼看就要八月份了,不知道载垚在那边是否还顺利……景旸如今也回来了,如果他记忆没错,这个时候西班牙人已经发现新大陆了,持续了几个世纪的大移民、大掠夺也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