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三十万人口大迁移计划(第2/2页)

“却不知张阁老有何良策?”

“顾阁老不是说人会讲话?便从运的人说起。朝廷可规定,台、吕两地的官府要核验朝廷下发的凭证,并要被移民的百姓自己签署同意入台、入吕的证明。过了这两道关,才接收人口、付给银两,少一个都不行。这一关便能挡住大部分的人贩子。

另外,朝廷可定下重罚之罪,震慑那些想要犯法之人。如此又可劝退一部分。”

朱厚照问:“还有么?”

张璁微微一滞,主要是很突然,这么短的时间他也没有万全的办法,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陛下可再宽限一两日,叫臣等细细琢磨,必然会有更好的法子。”

“难为你了。”朱厚照心一狠,点头答应了下来。

他知道,在这种方式之下,一定会发生妻离子散这样的家庭悲剧。

但治国又不是搞小清新爱情片儿,

只要把这种悲剧发生的比例压缩在一定范围之内,从整体上看这就是划算的。

毕竟依赖正常的人口增长,至少十年后台湾和吕宋的人口才会有明显的增多。

可台湾西部和吕宋的中央平原都是可以承载几百万人口的地区。

好了,

一边是中原人挤人,另外一边又是大片的荒田因为人手不足而无法开垦。

实在浪费。

更不要提移民实边这也是一个关乎到国防的重大战略。

一个月前,载垨的海岛网络防守战略给了他这样的启发,南洋海岛是一定要掌握在手中的。

而除了依靠强大的海军,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依靠压倒性的人口优势。

即便有一天大明散了,那后面兴起的时代英雄也要想办法把海岛重新纳入自己的统治区域,毕竟那里都是汉人汉民,民族情感割裂不开。

且在现实利益摆在眼前,那自然是要想尽办法拿回来。

再有,大航海时代,西方商业民族为了发财是一波一波的探索新的区域,

但东方农业民族缺少这样的原始动力。

台、吕两地都是农业种植地,所以现在看起来抢占这些地方还有站得住脚的理由,可再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此一来,朱厚照打下的疆域就是再大,人不够,总归是个问题。

就是你守不住。

所以他需要用这种人为的办法来进行补充。

理由充分,操作可行,朱厚照就把话说明了,“张阁老,两日后你要拿出更细致的办法出来。不过这件事也可以定下来了,从现在开始,未来的两年内,大陆区域要向台湾输送人口十万,向吕宋输送人口二十万!至于台、吕两地耗费的银两,让两地总督府报个数字上来,由朝廷统一给予拨付!”

人口分布不平衡,

这是现在大明面对的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是,臣等遵旨。”

张璁、顾人仪、王廷相三人一道走出乾清宫。

不管张璁被怎么弹劾,但他毕竟是首辅。

而且官银走私一案他不仅平稳度过,现在圣宠似乎也没减弱多少。

“张阁老。”

顾人仪多走两步追了上去。

张璁转身,“义山有事?”

顾人仪拱手,“阁老准备如何做?需知这道旨意下去,一个不慎便会引起民间极大的怨愤。”

“我正要去医馆,义山陪我一起吧。路上说。”

“医馆?”

张璁皱眉说:“愿意这样远离故土的,大部分都是灾民。他们的身体条件大多不好,长距离的海上运输要为他们备好足够的药品。”

顾人仪已经很了解他了,心道他果然已经在想具体的办法了。

这就是天子喜欢他的原有所在。

抽回心思,他说道:“可阁老刚刚不是说运用民间力量吗?”

“是啊,但朝廷也可以规定进行这种运输业务的船只必须要配有哪几种药物……”

两人讨论的声音越来越远。

而回到朱厚照这里,他其实也是收到了朱凤正式下令清剿的奏报,所以知道吕宋大事可定,大陆则要开始做些准备。

至于吕宋国王苏莱曼二世,已经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他虽然不会像西方人那样,到了一个新地方就把人家的原住民全部杀了,但是吕宋岛的汉化势在必行。

语言、文字、货币、官制……全部按照大明的习惯来。

至于土著和大明人,那就是长期融合了。

只要说汉话、写汉字,守汉礼,那就是咱自己人。就算后世,有的民族也和传统汉人相貌有所差别,那又如何?

现在看来,包括殖民思想在内各种条件的准备都已逐渐成熟,仿佛是爆发的前夜。

所以,是该梳理军制,逐渐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