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左边是政务、右边是军务(第2/2页)

“为何没有监军?”

他说的是太监。

朱厚照看了看尤址,“要不你们也派个人?”

“奴婢们自然是听皇上的。”

其实他不太喜欢太监作为监军,不过明朝一直有这个传统,而且这样改动其实有风险。说实话,如果是大军区,下辖15万这种部队,一旦向中原横推还是很麻烦的。

当然,他会严格限制太监的权力。

这样一个军区里存在着三方势力,要有一个人能够协调另外两方跟着他造反,也是不容易的。

也是难得,

一个文臣竟然给太监揽了权。

这其实就是政治。

这之后顾人仪逐渐安静,“陛下行事,向来思量周全,是微臣冲动,请陛下治罪。”

“起来吧。朕还能分不清谁是为朕好,谁是为朕坏?”

顾人仪心中微微一暖,“谢陛下。”

“这次改制先从京营开始,以后就没有京营了,只有京师卫戍军区,共计五个军,分戍不同的方向。在朕的设想中,这是天底下最大的军区,军区总兵由国公担任,各卫所军指挥使全部为陆军学院出身,他们平时统兵,但不能随意调兵,也不得随意擅离防区。京师不失,天下就乱不了,你放心吧。”

除了京师卫戍军区,目前已经确立的还有三个军区,分别是河套军区,下辖两个军六万人;新疆军区,下辖两个军,六万人。

另外一个就是海军,也是一个军区的规模,兵员控制位为六万。

这样算下来,部队规模就已经是33万了,是个很庞大的规模。

如果按照每人每年10两银子计算,光是军饷就是330万两。

再加上武器弹药、粮草马匹供应等,一年的军费会直接超过600万两。

这还没计算全国其他地方驻防的乙、丙两级部队。

换句话说,大明的军费会在短时间内达到800万两左右,大概是占现在岁入的20%。

属于养得起,且发生战争拉高投入时也能将就受得了的程度。

其实军队的战力说到底就是由财政控制的,一个封建的财政制度,养不活近代部队。一穷二白还谈战斗力,做到的那个人已经接近神明了。

所以,本来按照道理辽东、西南、南方都应该成立军区的地方都还未纳入考量,因为这些地方暂时没有高强度战事的危险。

那就先维持现在的模样,不加大投入。

甚至还有可能被裁撤一些卫所。

其实对于河套和新疆这样分别承担向北、向西的军区来说,一旦出兵,他们的兵力不会只有这些,按照现在的朝廷制度,少数部族的部落必须要出兵配合明军进行作战。

哪怕出三万人给运送粮草,也是个很大的帮助了。

此外,北方有了这样的重兵力以及国界线的不断拓展,九边的重要性自然是会下降。

比如说榆林,出去两百里仍然是国内,你屯重兵在这里有什么意义?

不过朱厚照还没有打算完全取消,至少大同、宣府两处京师门户还要保留,但其他边镇肯定会面临兵员不断减少的局面。

但这并不衰退。

朱厚照已经计划好了,第一个试验的地点,就在哈萨克汗国,从现在开始改动,一年多的时间六万人全部到位,再进行必要的训练理顺上下关系。

接着就要看他们的了。

朝堂上,

顾人仪之后,陆陆续续的也还是有大臣入宫来劝皇帝。

皇帝尽量耐心,说得通的很好,说不通的随便他。

而在内阁对面,军机处的牌子也被挂了起来,

这是一个象征,

从此左边是政务,右边是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