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紧急军情(第2/2页)

“这样吧。”他忽然想到了,“他现在是正二品,给他兵部尚书衔,品秩不变,让他到陆军学院担任西域方向的军事地理教育。他毕竟在新疆这么多年,对于紧邻新疆的诸多汗国,没有人比他更为了解。”

张璁松了一口气。

虽说有个兵部尚书衔,但教书育人,说到底只是个虚职,只要不回到朝堂上那就没问题了。

顾人仪和王廷相也都挑不出毛病。

“陛下英明,臣以为如此安顿可算恰当。就算……就算杨公坚持致仕,但天下也都可见陛下是仁至义尽。”

“子衡(王廷相字)。”

“臣在。”

“你回头和兵部打个招呼,从目前的周遭情势来看,新疆发生战事的可能性最高,所以战马、武器先满足新疆军区的供应为要。对了,让王宪赴任前到京师一趟,朕要面谕嘱咐,不要忘了。”

“是。”

皇帝一人治国固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当这个人又比较勤奋时,国家机器会最终完成很多事情。肯定是比光吵架、不干活的情况要好。

对于今天来说,朱厚照的上午就过去了。

中午时他有简单的小憩一会儿,起身后又批阅一个小时的奏疏,及至傍晚刚想到后宫歇会儿,结果忽然有内侍呈递紧急军情。

朱厚照是走到半路被‘追回’了。

“宣内阁三位阁老。”

现如今大明各处都已经比较平稳了,不太会发生什么紧急的情况。但有一个地方例外。

乾清宫。

皇帝揉了一下太阳穴,说道:“日本总督陈朝瑞来奏,今年正月初一,日本本州新川氏联合几个大族趁着新年之机纠结六千人马突袭我大明,妄图夺回银山的控制权,虽然这路敌军被打退,但我军也死伤900余人,而且一人举义,不免诸多响应。

依朕来看,此事若是不妥善处置,日本危矣,日本一乱,则银山有失,这个损失眼下的大明可承受不了。”

大明现在的国库收入,其中有三四成是从银山里挖来的。

所以这里绝对不容有失。

其实朱厚照还是讲究软硬结合的,不会压迫太狠。但他人又在日本,大明官民去了那个地方肯定高人一等,私下里到底有没有把日本人不当人对待……他也搞不清楚。

但出了这个事情的话,估计还是有的。

张璁放下奏疏,“陛下,微臣以为应当增派援兵。正如陛下所说,日本,不可乱。”

“臣附议。”王廷相和顾人仪也表态。

没别的,银山乱了,那接下来的麻烦实在太多了。

而且属国攻击大明,这还得了?

眼下正是在和各国商议共同贸易协定,这个节骨眼肯定是雷霆出击,也怪日本人挑了个不好的时候,可他们也不知道大明正在做这件事。

只能说命不好。

“这么多年未在当地用兵,他们是忘记什么了。”朱厚照发了暗暗的狠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你们以为派谁合适?”

张璁说:“若要稳重,则越国公最好。”

朱厚照摆摆手,“这一仗要打得荡气回肠些。”

这是台面上的话,实际上就是要下手重些的。

“朕以为应遣虎贲卫指挥使马胜,你们以为如何?”

马胜其实就是马荣的大哥,但他这个大哥才能不如二弟,马荣是有勇有谋,用兵如狐。马胜则像个莽夫,勇猛那是无敌,但指挥差点儿,不过这些年的锻炼,基本的军事指挥素养是具备的。

众人皆惊奇于皇帝的选人。

朱厚照解释说:“马胜虽然粗糙了些,但明军不论是武器还是士兵都远远强过日本人,这是一次泰山压顶的攻势,正该用其勇。”

更重要是马胜这个人够狠,只要力量足够,横推过去,他最合适。如果真是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两军摆阵对垒,互相对弈,见招拆招,那这家伙是不合适的。

顾人仪则说:“陛下,微臣以为还是派英国公张树为帅,马胜任副帅可也。”

朱厚照沉吟一下,随后点点头,他明白顾人仪的意思,马胜实在太莽了。

英国公张树在军学院受过训练,不说才能直追其祖,但是打这种实力差距悬殊的战役还是可以的,而且他有进取之心,所以应该给他机会,用他的进取之心。

最后,他国公的身份能稍微压制一下马胜那个暴脾气……打仗还是要靠脑子,光靠一人之勇可不行。

这样更加稳妥些。其实朱厚照是想说,你们低估了大明现在的火器和骑兵了,哪怕是横冲直撞,他相信日本人也受不了。

不过,打仗不能骄傲,稳妥些当然更好。

“准奏。对了,让朝鲜李氏渡海出兵协助,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