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窦夫人唠唠叨叨(第4/4页)

窦夫人听着李渊话中一片拳拳爱子之心,神情不由变得温柔:“以三郎的性格,过于贤惠他恐怕也是不喜欢的。三郎体弱,娶的性子得爽利些,立得起来,护得住三郎。”

李渊哭笑不得:“哪有妻子保护丈夫的?”

窦夫人娇嗔道:“怎么不行?”

李渊道:“是是是。”他不和妇道人家一般计较。

……

既然皇帝都说到他的骏马了,他就送两匹骏马并猎鹰给皇帝。

杨广接到李渊的礼物后,对李世民和李玄霸笑道:“你们的父亲终于肯拔一次毛了,真不容易。”

李玄霸看着李渊送的礼物,心里叹气。

怎么才送这么点?看来父亲还是没开窍。

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难道父亲非得要撞十几年的墙,等到大业末年再讨好隋炀帝?

看来还是得自己和二哥努力。

因李世民和李玄霸不断念叨“父亲吝啬”,让杨广把“李渊对朕不够忠诚”,替换成了“李渊只是吝啬”的印象。

这次虽然李渊送的东西“吝啬”,但好歹也送了。杨广便对李渊的怀疑度降低了一些,准备之后给李渊一点表现的机会。

这是之后的事了。

八月十五,杨广第一次南下江都。

江都即后世的扬州城。

隋文帝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治江都。杨广当了十几年的扬州总管。扬州就是他的大本营。

此次回江都,除了安抚江南的政治意图之外,杨广更有“衣锦还乡”的念头。

杨广继位后,就立刻把江都升至“京尹”的级别,并修通济渠贯通了洛阳和江都。

现在他终于要以皇帝的身份返回“故地”,心中慷慨之意快要溢出来。

杨广所乘坐的龙舟长二百丈,高四十五丈,共有四层。最高层是杨广居住和议事的正殿;中间两层有一百一十间金碧辉煌的房间,供被杨广招上龙舟的大臣和妃嫔使用;最下层是听候差遣的宫女太监。

萧皇后所乘坐的翔螭舟构造与杨广相似,只是对比龙舟缩小了一定规格。李世民和李玄霸就跟随萧皇后住在翔螭舟顶层正殿。

当龙舟船队开始徐徐启动时,两个孩子趴在船舷上,看着两岸景象惊叹不已。

萧皇后坐在他们身边,微笑着让他们小心些。

萧皇后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弱冠,孙儿又过于年幼,离不开各自母亲,虽有些公主在身边伺候,但仍觉得膝下空虚。

李世民和李玄霸长相精致,聪慧可爱,正好弥补萧皇后心里的空缺。

李玄霸确实是体弱。李世民虽然平时很活泼健康,但玩久了也会突然陷入疲惫虚弱。

正如窦夫人所说,双生子有些先天不足。

萧皇后打消了与他们联姻的打算,但对这兄弟二人更加怜爱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一点一点试探萧皇后的“底线”,现在在翔螭舟的地位仿若皇子。

李世民对李玄霸咬耳朵:“我还以为船是划的,怎么是人拉的?”

李玄霸:【整个龙舟船队需要八万多民夫拉动。光是皇帝的大龙舟就需要一千民夫才能拉得动。】

李世民眨了眨眼。

他看着岸边密密麻麻的民夫,脸上的兴奋之色淡去。

李世民戳了戳李玄霸,小声道:“阿玄,他们看上去好可怜。”

李玄霸看了二哥一眼,又环视翔螭舟上的其他人。

不只是他们看到了岸边的民夫。

所有的人看到岸边壮观的景象,都露出了骄傲自豪和得意的神色。

连宫女和太监也是如此。

“嗯。”李玄霸道,“二哥,风太大,我们进船舱吧。”

李世民点头:“好。”

他和萧皇后说了一声,牵着弟弟离开。

离开甲板之前,李世民又回头看了一眼。

民夫们已经拉动了纤绳,喊着号子使劲拉船。

有官员拿着鞭子狠狠抽打他们的背,让他们加快速度。

他们乘坐的船上,已经演奏起了歌舞。

前方皇帝乘坐的龙舟,还有战鼓声响起,似乎是在演奏激昂的战乐。

身后的船只也传来了欢笑声。还有僧尼道士高唱佛号道号,称颂大隋强盛。

李世民将视线回到正前方,牵着弟弟走进翔螭舟宫殿中属于兄弟二人的房间。

热闹没什么好看,不如陪弟弟睡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