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李玄霸极为阴险(第2/3页)

李世民登基时就成了天可汗,高建武战战兢兢,早早就开始修长城,依靠北部山脉把高丽半岛和辽东完全阻隔。

虽然李玄霸提前提醒王薄等农民起义军首领,跟在征高丽的隋军后面捡东西,导致高丽没有舔到大隋太多血包,但中原大乱还是让高丽偷偷摸摸从中原抢了许多百姓和物资。

高建武一咬牙,这些人力物力全部用在了修长城和扩充军队上。

北部山脉堡垒层层叠叠,高丽可以居高临下劫掠辽东,威胁涿州,大唐想要越过北部山脉却十分困难。

高丽、百济、倭国联军脱离本土后战斗力一般,但他们采取的也是“打草谷”的战斗方式,依靠山上堡垒不断骚扰大唐,导致本来人口就还没恢复的辽东变得杳无人烟,高丽联军可以直接奔驰到涿郡之外。

虽然他们来到涿郡后很快就会被宇文弼击退,但能在大唐境内畅通无阻的疾驰,让他们自信心膨胀无比,以为找到了对抗大唐的诀窍。

这时,前线主帅得到国王退兵的诏书,很是不解。

他们狐疑,自己形势一片大好,为何要退兵?难道大唐放弃攻打西突厥,大军回转了?

拆开密信一看,他们懵了。

啊?大唐不翻山越岭,而是水军直接袭击高丽百济腹地?

大唐动用水军很正常,大隋也有水军。但大唐这战法是怎么回事?中原人怎么还会劫掠?那不是蛮夷的做法吗?

而且大唐的战船不仅又大又快,还搭载了能召唤天雷陨石的神奇武器,隔着老远就能击沉他们的战船。更可怕的是,大唐战船上飘着的旗帜,是“晋王李玄霸”!

将领问送信的士兵。

“晋王李玄霸不是在涿郡吗?怎么跑到海上了?假的吧!”

“是真的!除李玄霸本人,还有谁会召唤天雷!”

“他们的战船难道威胁大王的都城了?”

“没有!但他们快把田地烧光了,即使将军不退兵,也要缺粮了!”

将领:“……”

局势一片大好,他们还是不想退兵。

虽然国内无法运粮,他们可以抢大唐啊!

谁知道,宇文弼那个早该入土的老匹夫,居然一改守城的谨慎作风,率领唐军从涿郡出击,一城一城打到了高丽北部长城之下,把他们逼上了山中堡垒。

宇文弼在山下安营扎寨,人数不多,却总能把下山的高丽联军逼回去。

高丽联军仗着人多,为了让唐军疲惫,最多的时候一天出战百余次,昼夜不息。

唐军居然次次获胜,防线死守不退,把他们牢牢控制在了山脉之中寸步难行!

更可怕的是,唐军此次不知从哪冒出一堆猛将,如他们听过的中原“斗将”故事似的,总能亲自冲锋夺旗斩将,个个都是力大无穷还箭无虚发,让他们的将领出兵时都不敢穿太好的盔甲。

唐军把他们拦在了山上,他们就只能在山中寻找吃食,无法从辽东获得补给;李玄霸从海上的骚扰,让他们国内粮食供应捉襟见肘,粮草很快告罄。

高丽联军很快出现了混乱。

高建武和扶余璋都是聪明的国王。当李玄霸的旗帜出现时,他们就知道这唯一的机会完蛋,赶紧召回军队回防。

让他们惊愕的是,出征将领居然不听从他们的旨意,留在北边和唐军死磕。

所有封建君王都差不多,比起外患,更在意内忧。

统帅不听国王的命令,岂不是要造反?!

李玄霸得知此事,捧腹大笑。

当他得知高丽统帅是渊盖苏文,就知道这计谋稳了。

渊盖苏文可是造反逼宫,把高建武剁碎的神人啊。他在高丽执政时期,正是与大唐交战的时期,所以李玄霸对他印象很深刻。

这样的人,可不会轻易放弃眼前的大好局势,高丽王说退兵,他就退兵的。

至于百济将帅,他虽然不了解,但渊盖苏文蛊惑人心的本事可不弱。渊盖苏文不想退兵,也绝对会说动百济将帅别退兵。

什么“将在外有所不从”,“大王不知道边疆的情况,等我们立了大功劳,他绝对不会怪罪我们”之类的话,不是手到擒来?

得到高丽联军没有撤退的消息后,李玄霸无视陈棱痛苦的神情,亲自披甲挂帅,带领五千水军,及五万冒充唐兵的筑紫岛百姓,再次重现雁门郡吓退始毕可汗那一幕,在穴口岛(后世江华岛)登陆,在高丽王的行宫安营扎寨。

穴口岛在高丽和百济正中间。李玄霸率领大军到达,被骚扰许久的穴口岛官吏完全没有抵抗,都乖乖听唐军吩咐。

李玄霸同时向高丽和百济遣使,让两个国王滚过来谢罪。

“本王听闻你们的大将无视诏令,拥兵自重。若对大唐臣服,大唐还能保你们子嗣世代继承藩国国王之位。等你们的大将回兵,恐怕你们全家的脑袋都不保,无须大唐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