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终极湮灭(第2/3页)

此前量子波纹传播时,就是将虚粒子通过波的方式进行传播的,现在自己只要能够实现虚粒子的量子态传输,那么在锁定的目标附近的真空中,就可以引发量子泡沫。

吞金兽的空间护罩并不是完全覆盖在战舰外壳之上的,而是在战舰外壳之外的真空中形成了一道无形的折叠空间,以这个折叠空间作为护罩的。

所以,在这个护罩与战舰之间实际上是存在一个真空间隙,这个间隙足够引发量子泡沫,从而将战舰湮灭掉。

量子传输是能够超空间进行传输的,所以空间护罩是无法阻挡的,那么自己只要能够将虚粒子量子化,并进行超空间传输发射,就毫无疑问地实现了终极湮灭炮。

李淳风迅速行动起来,对现有的量子波纹炮的各个部分重新进行设计,增加了将凝聚的虚粒子量子化的模块。

随后,又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了模拟,由于此前有许多的量子波纹跑的实验数据,在虚拟世界中的模拟也就进行的很顺利。

为了节省相应的时间,李淳风直接选择了一艘名将级战舰“孙策号”,将原有的量子波纹炮拆卸开来,然后改造相应的零部件。

当虚拟世界中的测试临近尾声的时候,李淳风对名将级的量子波纹炮的改装也进行到了最后,新的量子波纹炮比原有的占据的位置更大,为此李淳风拆卸了名将级的上的几门粒子束主炮,腾出了空间。

当时间过去了三天后,新的量子波纹炮终于改造完成。布日巴尔文明在两个星系的战斗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通过派出的那艘名将级战舰的侦查,三角C星系的布日巴尔文明的战舰已经所剩不多了,预计最多还能坚持两天时间。

李淳风也有些着急了,新的量子波纹炮一改造完毕,他就操控着“孙策号”战舰,驶入柯伊伯带中一处较为空阔的区域。

在这里,“孙策号”战舰选择了一颗小行星作为目标,它的大小和吞金兽的小行星战星差不多,在战舰和目标之间,还隔着好几颗小行星,这是为了测试量子波纹能否量子传输。

在“战神号”的指挥中心,李淳风与庄云看着实时传回的实验现场视频画面,下达了试验攻击的命令。

事实上,在此前的虚拟世界中进行的模拟测试,有过几次失败,查找到原因之后都进行了修改,现实中的量子波纹炮的改造,也是根据这些模拟测试,进行了几次重组调试。

否则,以李淳风现在的生产力,改造一门量子波纹炮,哪里需要三天,不过一种武器的改进原本就不是一帆风顺的。

如果没有虚拟世界,这个改造起码要花费一两个月以上。

现在,就是验证试验结果的时候,当指令下达到“孙策号”,只见名将级战舰的量子波纹炮进行了充能,这个过程在加装了指示灯之后,完全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

只见量子波纹炮的一系列指示灯不断亮起,当炮口出的红灯转为绿灯的那一刻,距离这艘战舰三千万公里之外,作为目标的小行星附近的虚空忽然间掀起了一阵波澜。

接着,这道波澜开始不断蔓延扩大,迅速波及到这颗小行星,小行星完全无法阻挡波澜的蔓延。

仅仅十几秒,这颗小行星就消失不见了,周围还有一些陨石,也同样被波纹一扫而空。

整个波纹蔓延了一百多万公里后消失了。

监控系统传回的画面,让李淳风露出了笑容。

“元首,我们的实验成功了!”庄云赞叹道,对于元首当初提出这种改造设想时,庄云初听时觉得有些奇思妙想,但仔细琢磨其中的道理,又觉得确实可行。

如今,果然就在现实中制造出来了。

“滴滴,监控到异常情况,有量子波纹在攻击星系内的气态行星C!”

实验监控系统传出了警报。

李淳风不由地有些愕然,今天的测试安排的地点,距离星系内的气态行星C,可是有着足足3个天文单位的距离。

虽然“孙策号”的量子波纹炮,对着目标小行星的方向,的确和气态行星C在一条直线上,可是量子波纹的攻击,虚粒子传输距离和数量可是都经过计算的。

这些虚粒子在目标小行星附近引发量子泡沫后,应该就湮灭掉了,怎么还可能有虚粒子继续传输下去了?

此时,监控画面显示,气态行星C的周边泛起了一道量子波纹,已经触及到了气态行星的外层气体。

气体行星C是一颗比太阳系中的木星小一半的气态星球,这个大气都由甲烷和氢气以及氦气组成,在量子波纹来到时,湮灭同样悄没声息。

不过,和此前量子波纹湮灭天元星和甲号行星不同,这次量子波纹因为就在气态行星C附近开始出现的,它的蔓延才刚开始就碰到了气态行星C的大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