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下水道(第4/6页)

最开始的时候,它只是作为学生们营养补贴的一部分。

后来南方对于乳制品的各种做法也渐渐被接受。

福斯拜罗人越来越有钱的情况下,他们的乳制品消耗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虽然鲜奶不太容易喝到,但各种奶酪和其他发酵乳制品却逐渐代替了熬制后的动物脂肪,成为了福斯拜罗人的佐餐佳肴。

前几年,随着厄纽克和犹卡尔的推广培育,福斯拜罗的乳制品正在向着自给自足的方向迅速发展,厄纽克乳制品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其味道糟糕,并不怎么受市场欢迎,但随着厄纽克奶的价格一路走低,聪明的福斯拜罗人吸收了过去他们熬煮动物脂肪的方式,开创了全新的乳制品加工方式。

这种被称为熟乳加工的乳制品加工方式,通过人工添加发酵催化剂和风味,成功地激活了福斯拜罗的乳制品产业。

于是,乳制品早餐摊取代了灌装和散装的发酵奶酪,成为了码头搬运工人们早上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和浓汤一样,在早班码头外的早餐摊位上,厄纽克乳制品的风味也以咸为主,再加上些发酵品自然的微酸,足以让还在迷糊的工人们胃口大开。

有了浓汤、面包和奶酪,如果这些还不足以唤醒早期的胃,那恐怕就需要鱼干和肉干出场了。

新福港是德玛西亚吞吐量最高的港口,而与之相对的,北边的福斯拜罗港,则是整个德玛西亚年捕捞量最大的港口。

在福斯拜罗港的支持下,整个福斯拜罗地区,海鱼的价格一直处于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只不过由于捕捞的季节性,以及海鱼运输和保存的成本问题,大多数时候,福斯拜罗人吃到的不是鲜鱼,而是鱼干和咸鱼。

早餐摊位上,就有专门卖鱼干和咸鱼的摊位,它们被安排在了下风处的角落里,因为那些吃不惯鱼的人,往往对这种味道一点也受不了。

但与之相对的,那些喜欢这种鲜美味道的老饕,则是会第一时间围拢过来,给自己提神醒脑。

操着弗雷尔卓德口音的摊主手持尖刀,一个个刀法都出神入化。

在划开了鱼干表面早已如蜂蜡一般的脂肪层、露出颜色暗红的鱼肉之后,他们往往只需轻轻松松地一拉一抹,一片薄如蝉翼的鱼干肉就被从风干、腊制好的鱼干上片了下来。

暗红色的鱼干肉如同是上好的胡桃木所刨下的木屑,乍一看似乎和鱼扯不上关系,但如果凑上去仔细闻一闻、伸出舌头小心舔一舔,那你就会发现,这条平平无奇的木屑,居然可以神奇地绽放出大海的味道。

也正是多亏了这些海象之牙老渔夫出神入化的刀法,每一片鱼干都很便宜——反正只是借个味。

而纵观整个早餐摊,价格最贵的,其实反而是蔬菜,在德玛西亚南方便宜到不值钱的新鲜蔬菜,在福斯拜罗却是不折不扣的紧俏品。

耕种面积有限,土质盐碱度过高,冻土面积广泛的福斯拜罗,青菜的供给向来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在过去,福斯拜罗的采药人在采药之余,也会带回些可以食用的野菜,但说实话,这些野菜要么口感糟糕,要么含有微毒,和德玛西亚人经常食用的常见蔬菜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福斯拜罗——或者说整个北境,都相当流行腌菜。

就像是这一排早餐摊位之中,就有不少出售各种腌菜的摊位,摊位上,各色腌制的蔬菜被盛放在小方格内,琳琅满目。

行军蚁大队在早餐摊位前很快散开,在海风吹拂下渐渐清醒过来的搬运工人们眨巴着惺忪的眼睛,迅速来到自己中意的摊位前,拿出自己的大号碗碟,或是盛一碗浓汤,或是打一大匙乳酪,然后再挑选自己喜欢的主食,加上些配菜,也不需要桌椅,随便找个空旷之地,便开始了大快朵颐。

等晨曦出现在天边,码头可以开始工作的时候,早已准备就绪的搬运工人们已经换好了一身工装,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了一天的劳动。

吃饱喝饱,顺利上工!

……

有早班就有晚班。

晚班的工人们往往中午上工,收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夜深人静之时,容易辗转反侧,哪怕经过了一天的重体力劳动,也可能不好入睡。

所以,和早班工人们的早餐一样,新福港的晚班搬运工人也有自己的工作餐。

不过,和专为补充能量、振奋精神的早餐不同,新福港码头的宵夜主题却是安眠。

或者说,新福港码头的宵夜吃什么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便宜又大份、喝完第二天不头疼的酒。

不过,大部分情况下,满足以上条件的酒,味道都差点意思。

有点没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