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4/4页)

“这么说,苏二丫确实是你的女儿。”长公主冷冷地看着苏夫人。

熙和郡主慌乱地喊起来,“祖母,她是有个女儿叫苏二丫,但不是孙女。她的女儿苏二……二丫死了!所以那几年她就让孙女冒充她的女儿……就是这样的,你快说话啊!你快告诉我祖母,你女儿苏二丫已经死了!”

苏夫人被点醒,语无伦次地附和,“对,对……我女儿苏二丫已经死……不是我女儿,她是郡主,她是郡主,有玉佩为证,不会错的,不会错的!”

不等她们母女为自己的急智庆幸,只听到姜瑜又说:“陛下,长公主殿下,学生还有证人。”

还有证人?

熙和郡主双目淬毒,恨不得用眼神把他给凌迟了。

很快,又有一个妇人被带上来。

妇人一见这阵仗,吓得两腿发软,思及带她上京之人给的那些银子,壮了壮胆子,便是在听到上座的是皇帝之后,也能忍着没有晕过去。

她战战兢兢地跪下,控制不住地抖若筛糠。

“我且问你,当年你逃难途中,有没有见过这个人?”他指着苏夫人,问她。

她与苏夫人年纪差不多,一眼就将苏夫人认了出来。“我认得她!”

带她上京的人说了,让她讲实话即可。她之所以还能记住苏夫人,只因当年她和苏夫人完全相反。她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哪怕是在逃难的路上,她也敢对她男人大呼小叫。

“她男人姓苏,骂了她一路,骂她光知道生女儿,生不出儿子来。我记得她好像是三个女儿,大的叫大丫,老二叫二丫,还有一个小的……”

“那个小的叫什么?”姜瑜问她。

“不知道叫什么,那孩子浑身脏兮兮的,模样都看不清,一天到晚都不说话,他们也不给她吃的,我看着都觉得于心不忍,还给过她半个野菜团子。”

旁人或是有所猜测,或是云里雾里,皆如听故事一般,唯有知情者五味杂陈,或是悲从中来,或是痛不欲生。

长公主压抑着,掌心都快掐出血来。

她的目光越过所有人,看向那个坐在镇南王妃身边的少女,那样的姣色出众,那样的乖巧,仿佛从来不曾经历过苦难和风雨。

“祖母,您快让他们走,您别听他们胡……就是您的孙女,我有玉佩,我有玉佩做不了假,他们说的都不是真的?”熙和郡主哭着往前爬,然后被向嬷嬷拦下。

“你让开!”她冲向嬷嬷大喊。

向嬷嬷不理她,神情间毫无恭敬可言。

见此情形,不少人回过味来。

这时又听到姜瑜问那妇人,“那个小的,后来去哪了?”

妇人叹息一声,说了一句“作孽啊。”

“那个小的病了,眼看着就不成了。他们也是狠心,竟然就那样把自己的女儿给扔在了破庙里。”

苏夫人忽然叫起来,“对,对,那才是我的女儿苏二丫。她死了,她死了……”

“祖母,您听到了吗?那是真正的苏二丫,苏二丫她死了,她死了……所以他们就把我当成了苏二丫……”

这个理由,听起来似乎合理,且与她们之前说的话不谋而合。

熙和郡主慢慢直起,她拼命告诉自己这是死无对证的事。但姜瑜接下来的话,打破了她心里升起的一丝侥幸。

姜瑜对景元帝和长公主:“学生还有人证。”

“带上来。”景元帝又准了。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熙和郡主的身世存疑。

所有人都望向门外,以为证人会从外面进来。

谁知谢姝站了起来,一步步上前。

“你又是谁?”景元帝下意识问道。

她行礼,道:“臣女是定远侯之女霍拂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