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 收南盛,杀安慛(五十一)(第2/2页)

幕僚道,“聂清的脾性的确……”

倒不是聂清太天真,只是他的思想与乱世诸侯不一样,更加“正人君子”。

若是作为盛世人,聂清以“清正浩然”之名,成为名扬天下的名士也是迟早的事情。

只能说,聂清生不逢时,他不该生在乱世。

幕僚建议聂清先下手为强,率先一步将不敬的郑浩打为乱臣贼子。

用借力打力之法,将郑浩竖成靶子,让他受人攻讦,借此遏制郑浩的发展势头。

不论郑浩是真叛国还是假叛国,多少给他教训,让他知道收敛气焰,聂清却举棋不定。

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倘若没有冤枉郑浩还好,若是冤枉了他,难免会打击联盟的信心。”聂清叹道,“自从湛江关一役之后,众人对柳羲是闻之色变,失了抵抗的信心。好不容易恢复些许军心,若此时污蔑盟军私通敌人,不知其他人会如何想……难免人心惶惶,聚起的人心又散成一盘散沙。”

幕僚的想法偏向激进,思考的重心是如何打压、遏制郑浩崛起的势头和嚣张气焰,对于污蔑这个可能性考虑不多。聂清的思考重心却是“不慎污蔑郑浩会有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

这二人的想法都没错,但谁都看得出来,聂清还是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