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第2/3页)

宜鸾又打探:“那么若想获得安宁,可有什么好办法?”

太傅说:“以暴制暴,未必不是良方。想要长治久安,只有一个办法,将这中原如数收归囊中,重整八极,重立州府。只不过要想达成这个目标,不知要投入多少财力,葬送多少条人命,以西陵现在的国力……”他缓缓摇头,“很难。”

尤其少帝登极之后,西陵彻底沦为了孤儿寡母当政,其余四国虎视眈眈,不过碍于先帝余威,暂时不敢轻举妄动罢了。

“那么,与各国修好呢?”她眨着眼问,“若是有人提出联姻,老师如何看待?”

太傅因她这句话回身,很有些意外地说:“西陵自创建起,就没与别国联过姻,殿下为何忽然这么问?难道你想把清河郡主送到敌国去吗?”

宜鸾呆了下,发现太傅思维之跳脱,真是摁也摁不住。

“在老师的眼里,我是这样不择手段的人吗?我虽然不喜欢李悬子,但还不至于拿这种事来坑害她,宁愿和她大大方方打一架,也不会在婚姻上给她使绊子,这不叫报仇,叫下流。再说那些邻国又不傻,随意送个宗女出去,就能冒充公主吗?”

太傅点了点头,“邻国有四个,公主只有三位,不够。”

“对啊,尤其两位已经出降了。”她眼波流转,好声好气试探,“如果……我是说如果,有人出了这种馊主意,老师一定不会赞成吧?大丈夫平定天下,靠的是真刀真枪,不是女人的裙带。”

可太傅却沉默了,良久才道:“国事运筹,取其轻重。古来各国联姻的先例很多,只是西陵从来不曾实行,殿下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宜鸾说:“今时不同往日了嘛,陛下年少,不能谋断。爹爹和阿娘都不在了,万一这种事真的发生,没人为我做主。”

太傅纳罕,“殿下是听说了什么吗?”

宜鸾很想告诉他,不是听说了什么,是上辈子真实经历过,又怕他觉得她疯傻,不愿意相信她。

思来想去,只好选了个委婉的说法,“前两日看了本闲书,书上历数了和亲公主种种苦难遭遇,我觉得很可怕。老师,你说万一西陵要和渤海国联姻,以我的处境,应当怎么办?”

她满含希望,想得到太傅至少带些人情味的宽慰,可惜都是妄想。

太傅并不因和她多接触了几回,就对她心存怜悯,只是冷冰冰地告诉她:“家国大事的最终决定,是台阁与陛下几经磋商得出的结果,必定是有益于西陵的。莫说这件事只是殿下臆想,就算当真要实行,殿下也应当担负起长公主的责任来。”

宜鸾被他说得语窒,心里的委屈不知应当怎么抒发,眼圈顿时红了,“老师一点都不讲私情,学生好歹在您门下两年,要是去和亲,老师可就再也见不到我了,难道不会想我吗?”

这两句话,让太傅无所适从,他完全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去想她。

宜鸾愈发难过了,抬手擦了擦眼泪,“李悬子纠缠老师,还是学生替老师挡了灾呢,老师这样绝情,实在太让我伤心了。”

宜鸾的难过实实在在,忙了半天,太傅这条大腿始终没有抱上,多少让她觉得有点亏。

但这两行泪,却把气氛烘托得恰到好处,因为排云按照约定,拉了几个傅母和内监从大柳树前经过。一站一看,老天爷,不是三公主和太傅,还能是谁!

排云大惊小怪,“殿下怎么在这里?哎呀,殿下怎么还哭了?”

宜鸾扭身,有模有样地强装坚强,“别胡说,我哪里哭了。”

这种情境下,有没有哭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在大柳树下私会。太傅明明说过不娶的,却还招惹长公主,加上师生暗通款曲,有违世俗伦常,太傅身为长者,能干出这种事来,着实令人啧啧。

傅母,大宫消息传播的中坚力量,其作用犹如战场上的急先锋。只需拿眼一瞥,心里已经理清了来龙去脉,必定是长公主要个名分,太傅不答应,这才起了争执哭哭啼啼。

碍于太傅的身份和威严,大家不敢随意置喙,只是拿同情的目光看着长公主。

宜鸾心里乐开了花,太傅始乱终弃的帽子已经做好了,将来要是送她去和亲,就可以直接给他扣上。

当然,装好人的机会也不能错过,宜鸾忙辩解:“我与太傅是碰巧遇上,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排云的助力让一切越描越黑,“碰巧遇上,碰巧沙子迷了眼。”

“嗳。”宜鸾挪动脚步,脸上挂着尴尬的笑,“不说了,我该陪母后看戏去了。”临走还不忘向太傅款款福身,“老师,学生去了。”

整个误会的形成,太傅连一句话都没说上,一切来得快去得也快。虽然他并不在意莫须有的罪名,但也不妨碍那些人拿谴责的目光打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