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花开三瓣,神通自现(第2/3页)

“你搁这儿招待客人呢?”

顾担白了这家伙一眼,若有所思。

苍的确到了可以开始谈情说爱的年纪,这倒是也提醒了他,不能视而不见。

“你去哄你的小姑娘吧。”

顾担摆了摆手,并未久留,转身就走。

小家伙有小家伙的活法,他并不打算进行太多干涉。

只要没有根本性的劣迹,他大概是这个时代最没有门户之见的那一个。

若有所思的顾担来到了夏朝的皇宫,藏经阁之所在,并未惊动旁人。

曾经显得人影稀疏的藏经阁,如今已经多了很多学子在默默翻阅,这里并不吵闹,尚且有着很浓厚的学习气氛。

顾担目光扫视了一圈,当初的三个人之中,却仅仅只看到了庄生。

庄生还是一如当初那样,把持着一本关于山野精怪的话本小说看的是津津有味,对周围一切都显得浑然不觉,无物无我,自在悠然。

顾担来到他的身旁,在他看完之后方才开口问道:“荀轲和邹聃不在这里么?”

“是您啊?”

庄生见到顾担,也并不显得惊讶,礼貌的打过招呼后说道:“荀轲早两年便不在这里任职了,邹聃也是,只剩下我还舍不得这些书本。”

他举了举手中关于山野精怪的话本小说,丝毫不觉得有任何不妥之处般说道:“便想留在这里多看看。”

相比起那些在藏经阁之中投身学海刻苦研究的学子,这家伙身上好似天然的就有一股不太一样的气质。

简单来说,不干正事儿。

看了这么多年,竟还能一直痴迷于这些东西,也的确不是一般人了。

“不打扰你了,喜欢就多看看。”

顾担微微点头,告辞离去。

庄生看着顾担离去的背影,略显讶异。

就算是他的师父清平子,上一次回来的时候,也将他给训斥了一顿。

未曾想到最好说话的,其实竟然是这一位。

不过这种想法并未持续太久,庄生转瞬间便又拿起一本关于仙人游历凡尘的小说,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

顾担找人打听了一番,才知道荀轲这小子已经不在皇都了。

夏朝八年的时候,荀轲已经开始真正在朝廷做事,今年更是直接被王莽给丢到了目前来说最麻烦的豫州做实事,看似是在放养,实则是栽培。

早已种下的种子会生根发芽,荀轲也没有让他失望。

荀轲继承了来自于墨丘的那一份对于苍生的博爱,但又不像是禽厘胜那般循规蹈矩——这并非是贬义,只是荀轲亦有自身的想法在其中。

相比于绝对的铁面无私,荀轲处事亦有自身的态度在,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处理,而非真的按照公文一刀切。

但也正是因此,这家伙没少被朝廷内部的人给检举。

对于这些,荀轲通通不理会,只管做自己的事情,目前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只是碍于他这份法外尚可开恩的态度,王莽不表扬也不反对,没有惩戒,自然更不会嘉奖。

无论如何,在民间,荀轲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声望。

顾担赶过去的时候,荀轲正埋首案牍之中,以极快的速度处理着公务。

照例默默的看了一会儿。

荀轲也已经不再是少年的模样,甚至蓄起来不久的胡子已经初具了几分规模,彰显他已经不再是乳臭未干的毛孩。

办公的时候,那专注而认真的神情从未褪去。

偶尔他还会似有所悟般,拿出一张几乎快要写满字迹的白纸,再往上添几句。

而在一旁,还有很多已经叠成一摞,满是意见的白纸堆砌在了一起。

有的时候,他的眉头还会猛然皱起,威严和不容置疑的气质便会随之升腾而起,足以使得普通人两股颤颤,已不再是顾担记忆之中抱着书本的少年。

大家都在成长。

当初的树苗,如今也已经成长为了参天大树,可以遮风挡雨。

等到他处理完眼前的公文,正要站起来走动一番的时候,猛然发现眼前立着的人时,怔了怔。

随即是巨大的惊喜。

“顾先生!”

熟悉的,少年时的呼唤再次响起,那张已显得不再那么年轻的脸庞上,浮现出一如少年时的喜意,让人熟悉起来,“您回来啦?!”

“这才几年啊。”

顾担笑了笑,上下打量着荀轲,并不掩饰自己的讶异,“不知道的还以为过去了几十年呢。”

“嘿嘿。”

荀轲摸了摸胡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官场做事,人家看咱年轻,就多会轻慢,交代的事情,也多不放在心上,觉得是指手画脚。所以也就留了胡子……好让人看起来老成一些。”

“你既有些做出一番事业,便不免要迎合一些旁人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