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万仙来朝(第2/3页)

就像富人可能不在乎百十两银子,但对于穷人来说,同样是百十两银子,意义和富人绝对是不同的,尽管两者间的价值其实一样。

夏朝在仙道上并无甚底蕴可言,凭着不周山脉的修仙典籍,修行到筑基也就到头了。

除了顾家小院中的那一株天药之外,此时的夏朝,在真正的仙道大宗眼中,说是一穷二白都不为过。

若能在即将浮现的黄金盛世之中占得先机,夏朝也将有乘风而起的机会!

否则单凭一代代的人努力,一点一点的积累,千百年都不见得能有什么像样的成效,这样的道理放在凡俗也是共通的。

只会吃苦的话,就会有吃不完的苦,若是付出血汗就能有所收获,最大的富翁岂不是肌肤最为黝黑,手掌老茧最为厚实的农夫?

但事实呢?

自身努力固然重要,方向以及机缘,同样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选择天机宗,而放弃了同样邀请他的阵痴。

若是他自己,按部就班也没什么。

可他心系夏朝,那就不能再按照寻常道路去走,天机宗在这方面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以下代上并非不可能的一件事。

事实上,做不到以下犯上的天机宗弟子,才是真正丢脸的家伙。

墨家墨丘之后有禽厘胜,儒家荀轲之后有苍丞相,法家商大人离去之后,他也要继承前人,撑起法家的一片天!

仙道又如何?

难道仙道不是从凡俗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么?

法家的法,迟早能够管到仙人头上去!

陨道天河的危机,并未打击掉郑非的斗志,特别是在顾担说能够保全夏朝之后,但郑非心中自然也有更大的梦想。

凡俗阶段,夏朝已经止步太久,虽日渐繁盛,但想继续更上一层楼,几无可能。

仙道现世对夏朝而言,除了不得不面对的困难之外,何尝不是一次机遇呢?

若能当真救下整个源天界,此界皆行夏朝法,总没什么问题吧?

救世之人,合该治世。

此乃无上大义,兵不血刃万国臣服,谁人敢说一声不行!

当眼前的困局已解,远处的危机未来之前,人的斗志已在熊熊燃烧。

……

夏朝一百六十五年。

两年有余的时间,关于夏朝化神天君显世,洒下神迹的消息,终归是彻底传了出去。

毕竟当日在夏朝皇都、皇宫之所在的天穹上的声势,委实有些惊人。

先不说那九条金龙横空,金光如长河般横压一方天地,想不引人瞩目都不行。

单说那曾当头压下,压迫的人喘不过气的漫天灵气巨掌,就不知有多少人记忆犹新,那种生死不由己的感觉,这辈子怕是都难以忘怀。

那是夏朝的民众第一次,切实的感受到了仙人的威能。

一人胜过千军万马,高高在上恍如神仙,绝无半分虚言!

当然,更为津津乐道的,自然是之后那一道青袍身影如谪仙般降临而来,轻而易举的收拾掉了那位无法无天的金丹强者,解决了夏朝的祸患,而且是一击灭杀,毫不拖泥带水。

此后更是有神迹降临而下,当日皇都之中,除了灵药成熟之外,不少身患重疾的百姓不治而愈,无数亲戚朋友皆可做证,岂是虚言!

特别是在夏朝刚刚立国之时,这种类似的事情就曾经发生过——这是明确记载在史书之中的!

此前很多人或许不信,毕竟这种‘奇迹’以及‘祥瑞’,每一个国度开国的时候都有,史料都有载,看看也就得了。

就算在大月时期,宗明帝继位的时候,每年不冒出几个祥瑞都好像国家过不下去了一样,根本没有一丁点说服力,无非是在给自己脸上硬生生贴金而已,正面自己是中兴之主,长治久安,天地眷顾。

谁信谁是傻子。

可这一次,是不知多少万夏朝民众亲眼见证,绝无半分虚假!

如此,自然是让人分外相信,夏朝当真有神人庇佑!

而且是从夏朝立国之时,就已经开始庇佑!

有人说那个人是墨丘的英魂,有人说那人是墨丘的挚友,甚至还有人说那是圣王王莽得道成仙后继续庇佑着夏朝……

无论如何,这件事在数年时间里不断的发酵,始终都是夏朝人士茶余饭后最大的谈资。

而青袍身影出场时的那一句: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除了在酒楼茶肆之间时常被人谈及,成为当下说书人最为火热的故事,每天都要讲个口干舌燥之外,就连不过人半腰高的孩童,彼此嬉戏打闹之时都会先来上那么一句,似乎这样自己也能借那位谪仙几分威能,代表着自己属于正义的那方,要轻而易举的将敌人给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