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第2/3页)

果然,就见自家师父瞪着自己,表情阴得能滴水。

“你拿墓里的东西了?”石阿婆沉声。

石娟僵得更厉害,也心慌得很。

石阿婆的视线往下,落在石娟发抖的手上,这下,她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当下,石阿婆就大喝了一声,“糊涂!”

“你怎么这么糊涂!捡了阴宅的东西,这是偷,是藏!这事要是传出去了,以后还有谁找你捡骨!”

“你这、你这……”石阿婆指着人手抖,“你这是砸了自己的饭碗啊!”

石娟唇角微抽动,很是艰难地才找回自己说话的舌头,再开口,声音涩得像是团了一团的苦茶。

“我、我,”石娟颓败,肩膀跟着一沉。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地了,捡连家祖坟的时候,瞧着那尊小鼎我就恍神,那时候家里又处处用钱,等我回过神的时候,东西已经被带了回来。”

到了家,回过神来,拿着那小鼎就像烫手山芋一样,心慌得很。

不敢卖,不敢丢……

最后扔在了供桌的抽屉里,眼不见心不烦,像鸵鸟一样埋着头,懦弱地当自己没做过这事。

“……也不敢和师父你说。”石娟低着头,悔得不行。

石阿婆一开始很气,越想,倒是琢磨出了些许不妥。

石娟是她收的接班人,捡骨人最看重的便是品性,她的品性,这几年下来,自己是知道的,那是绝对不会去贪墓里的东西。

以前时候,她们也不是没捡过富贵的人家。

都说死后哀荣,且大家都相信死亡不是终点,人死为鬼,鬼死为聻,因此,墓葬时候,哀痛的人们寄托哀思,会将亡者生前的许多东西陪葬。

其中有生活用的碗碟衣物,不贵,也就是有个念想,让亲人去了那边也有东西用。

自然,孝顺的也会添些金银这种珍贵的在墓里陪葬。

连家祖坟里,金银之物皆有,要是贪财,没道理阿娟偷藏的是一尊小鼎。

是,它瞧着是像古物。

可阿娟她就乡下一妇人,哪里懂什么古物不古物的!

想通了这,石阿婆心中只道不好,“走!”

石娟心中悲痛,一下就跪了下来,“师父,我错了,你别赶我走,我和连家人道歉,给他们赔礼。”

“嗐!你这脑子里想着都是什么!”石阿婆知道是自己这话让石娟误会了,“我不是叫你走,是咱们一起走。”

“啊?”石娟不解,“去哪?”

“芭蕉村。”石阿婆老眼里有着慎重,“只怕那小鼎有几分邪,我得寻个懂行的问问。”

石阿婆也是颇为叹息,才想着和人走动走动,关系活络起来,哪里想到,这么快便要寻上门讨个帮忙了。

“于仲远好福气,收了个好徒弟。”

石娟转头,瞪陈柏升,“小鼎呢?”

“不知道啊!”陈柏升也不清楚,他抱着头想不起那时的事。

自己只想着换张脸迷惑人,要年轻些的小哥,脑袋掰了几下,哪里想到,那小光团不讲究,拿着把奇怪的剑就刺了过来。

他一下就迷糊了。

再清醒过来时,便是小鬼来了,带着个大鬼,接着,小鬼心又狠又刁,直接就把自己丢到了猪圈里。

接下来的事,那简直就像个噩梦一样。

想起劁猪,青天白日,艳阳在天,陈柏升又打了个寒颤。

“我也去,我也去!”

“我撞鬼了,还是两个,一大一小,心狠着呢,我也想找高人帮我瞧瞧。”

“娟儿,姑,你们就带着我吧。”

陈柏升哀求。

石阿婆有心想不理陈柏升,瞧着他又抱着下身哀嚎,嚎一阵,又疼得脸直抽抽,躬身弯腰的模样。

她嫌弃得不行,想了想,还是应下了。

毕竟,这事儿他最清楚内情。

“成吧,你也跟着走一遭。”

……

说去芭蕉村,因着陈柏升还疼着,两人又等了两日。

等到第三日了,石阿婆带着石娟,身后跟着腿脚还有些哆嗦夹脚的陈柏升,坐了船,又坐了三轮,一路颠簸,这才到了芭蕉村。

“地方怎么这么偏。”陈柏升还虚着,出了一脑门的汗。

“你知道什么!”石阿婆嫌弃,“就是乡野之地才出高人,这地方灵着呢。”

被石阿婆啐了几声,陈柏升还指着人牵线,好给他驱驱邪,憋憋屈屈地低着头,不敢再多说什么。

他手拉了拉石娟的衣角,可怜巴巴模样。

石娟瞥了一眼,莫名腻味。

陈柏升瞧着转了头,又是一副绷着脸不搭理人的石娟,对那夺了自己小鼎的小鬼又添一道愤恨。

空气里有猪圈儿的味道飘来,细听,还有小猪哼哼拱拱的声音。

乡下地方大,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鸡养鸭,有钱有闲的还会养小猪,因此,地里有这味道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