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醒来多少事,罗浮梦中仙。(第2/3页)

君臣二人揖让着一起出宫入座,赵征开口就问到最关心的问题:

“朕听说,国师闭关读书三十六日,不曾进食用膳。辟谷月余,而安然无恙,国师乃得道神人乎?”

说完,目光烁烁、神色期待的看着洛宁。

洛宁故作高深的说道:

“回陛下。辟谷何足挂齿?小道尔。即便乘云气、御飞龙,餐风食露、遨游四海,也不尽是虚无缥缈的方外之事。”

“臣曾梦见九泉幽冥府,天上白玉京。梦中有言,臣本仙人,故入红尘历劫度化,造福苍生,可成正果。”

赵征不敢置信的说道:“如此说来,国师真是历劫转世的仙人?”

洛宁深知这是让赵征相信自己是圣鬼的第一步,当下趁机说道:

“是不是历劫转世的仙人,臣也不敢自我标榜。只是,臣之感应,异于常人,天寒不冷,辟谷不饥,确乎事实。”

赵征肃然起敬,神色兴奋的慨然说道:

“那必然真是转世历劫的仙师了。古籍所载,竟是真事!”

他忽然想到了圣鬼。圣鬼应该也是转世下凡的仙人吧?

那么……国师有没有可能就是圣鬼呢?

这个念头从赵征心头一闪即逝,却并没有入心。

因为这个猜测委实令人难以置信。

洛宁露出遗憾之色,“可惜世人对鬼神幽渺之事,多不屑一顾,因为耳不闻、眼不见,就以为鬼神乃荒诞怪谈。”

“更有甚者,心无敬畏,不信鬼神,所以圣人说他们不明鬼,必逾轨。”

“可是,古籍中的记载,刀痕犹在,入木三分,难道都是杜撰吗?”

“譬如,白昼举头不见星月,难道星月就不存在?呼吸不见元气,难道元气不存在?人看不见冥冥中的因果,可因果自在。”

“怎么能因为肉眼不见,五识不感,就认为鬼神不存在呢?”

“若是鬼神不存在,那么为何还要祭祀祖灵呢?那不是自相矛盾么?”

赵征离席而拜道:“请先生教我,如何才能真正交通鬼神呢?”

洛宁叹息道:“鬼神虽然存在,却远离人间很远了。陛下,鬼神是什么?就是万丈红尘、烟火世界的因果愿力啊。”

“当世人不再相信鬼神,那么鬼神就无法显化了。此乃……众愿成神者也。”

“修炼成道也是如此,若是心无至诚,道缘空空,也就虚无缥缈了。”

“人心,一面是神灵,一面是野兽。众心有神,便成神灵。众心无神,便成禽兽。”

“世人如此堕落,就是远离神灵、近乎禽兽啊。那么,因果大劫就是难以避免的命数。”

“这就是为何万古圣王,一定要匡扶人心,弘扬正义,教化天下了。这,就是帝王的修炼之道。”

“是以,帝王修炼之道场,不在洞天福地、仙山神府,而就在庙堂之上、臣民心间。”

赵征沉思良久,再拜道:“先生大教,朕已俱知。朕得先生,实属大幸!”

“赵征愿拜先生为师,尊为帝师!终身受教!”

洛宁亦对拜道:“臣宁,惭愧至极。陛下气度恢宏,纳谏如流,臣能辅弼陛下,何幸如之。”

“但为华夏社稷,陛下功业,臣愿东行出海,寻找上古仙迹,访求圣鬼。”

“东行出海?”赵征一怔,“国师要出海寻仙?”

洛宁点头,“兹事体大,臣必须亲自去办。事关信仰大业,臣何辞沧海之远。”

赵征想了想,“国师要出海,必然深思熟虑,大有深意。朕当然要鼎力相助!”

“国师需要朕做什么?”

洛宁毫不客气的说道:“请陛下准备大海船九艘,代表九州。配备水军五百人,水缸五百口,粮食万石……”

天子毫不迟疑的点头,“好!就依先生!此事易耳!”

随即神色有点不舍,“虽然吉人自有天相。可先生此去,沧溟茫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啊。”

洛宁道:“三五年之内,臣必归来!”

“臣走后,陛下宜宣扬信仰大业,让天下百姓咸知此事。”

这是告诉赵征,先进行舆论准备,让百姓了解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赵征正式下诏,明发天下,尊洛宁为帝师,封为沧海君,代表天子出海,寻访圣鬼和仙迹。

调集大海船和水兵的诏命,也发往了沿海的兖国和扬国。

巧的是,就在这一天,长安故人卫季风也到了洛阳。

“洛兄,我也要跟随你一起出海。”卫季风一见到洛宁就毫不见外的说道。

“我已经禀告陛下,陛下准了,任命我为副使,随你出海。”

洛宁见到半年不见的卫季风也很是高兴,“卫兄也要出海?你已经是雍国丞相,而且身体不好,何必……”